冰肌雪肤的意思
基本定义
“冰肌雪肤”是一个形容词性成语,字面意思是指肌肤如冰般光滑,肤色如雪般洁白。通常用来形容女性的肌肤细腻光滑,白皙如雪,体现出一种美丽和优雅的气质。
成语来源
“冰肌雪肤”出自唐代诗人李白的《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门妆。”其中的“冰肌雪肤”并没有直接出现,但李白在描述美人的同时也暗含了这种美的特征。尽管具体成语可能在后来的文学作品中被提炼出来,但其文化背景可以追溯至古代对女性美的理想化描绘。
使用场景
“冰肌雪肤”多用于文学作品、诗词中,常常用来形容女子的美貌。在日常对话中,可能会用于夸奖他人的容貌,特别是在描写女性时。此外,在一些商业广告中也可见其身影,常用于化妆品、护肤品的宣传。
示例句子
- 她的肌肤如同冰肌雪肤,令人忍不住想要靠近。
- 在这个冬天,她的脸庞像冰肌雪肤般白皙动人。
- 这幅画中的女子被描绘得冰肌雪肤,仿佛从梦中走出。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如“肤如凝脂”、“花容月貌”。这些成语都强调了女性的美丽和肌肤的细腻。
- 反义成语:如“满面尘土”、“粗糙不堪”。这些成语则形容相反的状态,强调不美丽或不整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女性的美丽常常与她们的肌肤特征紧密相连。白皙的肌肤被视为高贵和优雅的象征。因此,“冰肌雪肤”不仅仅是一种外貌的描述,更反映了社会对女性美的期望和标准。现代社会中,尽管审美观念发生了变化,但这一成语仍具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
情感与联想
“冰肌雪肤”让我联想到古代的美人图,常常是那种清丽脱俗的形象,给人一种纯洁、优雅的感觉。这种美不仅仅是外表的,更是一种气质和风度的体现。
个人应用
在朋友聚会时,我曾用“冰肌雪肤”来形容一位朋友的肌肤,她听后非常开心,觉得这种赞美既古典又优雅。这样的使用不仅增添了交流的趣味,也让大家对美的定义有了更加丰富的讨论。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冰肌雪肤”:
月下独行影如烟,
冰肌雪肤映寒天。
素衣轻舞随风起,
一笑倾城梦中眠。
这首诗试图通过意象的结合,展现出一种梦幻般的美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于“冰肌雪肤”的表达可以是“fair as snow”或“like porcelain”。这些表达都强调了肤色的白皙和光滑,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美的追求。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冰肌雪肤”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成语在语言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传递了具体的含义,还承载了丰富的文化背景和情感联想。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恰当地使用这样的成语,可以使语言更加生动和有趣。
来源:鼓罢复出其二子,长者九岁,冰肌雪肤,瞳翦秋水,中原未之见也。
来源:-- 清·魏源《澳门花园听夷女洋琴歌·序》
引证:
《全宋词》赵长卿《菩萨蛮》:“梅花枝上东风软,朝来吹散真香远。雅淡有馀清,知君长是春。 相逢频莫解,一笑烦君折。试剔灯花垂,夜深寒不知。”
《全宋词》周邦彦《南乡子》:“户外井桐飘,淡月疏星共寂寥。冷逼镜鸾红雾满,香焦,不逐秋风上下潮。酒晕不温消,自摘余花照舞腰。冰肌雪肤春更娇,娇妙,愿君添写沈郎腰。”
《全宋词》晏几道《鹧鸪天》:“小颦若解愁春暮,一笑留春春也住。晚红初减谢池花,新翠已遮琼苑路。湔裙曲水曾相遇,挽断罗巾容易去。凭谁楼上恼人肠,归作仙家雪肌侣。”
《全唐诗》卷六百八十六郑谷《赵璘郎中席上赋蝴蝶》:“寻香粉蝶应相伴,寻艳冰肌不解脱。”
《太平广记》卷二百七十九引《传奇·封陟》:“烟鬟绀鬓,玉质冰肌,容貌丽娟,举止闲雅。”
冰肌雪肤成语接龙
冰肌雪肤字义分解
雪
1.(会意。从雨,从彗,彗(huì)省声。本义:空气中的水汽,冷却到摄氏零度以下时,就有部分凝结成冰晶,由空中降下,叫做雪)。
2.同本义。
3.借喻白色。
4.比喻高洁。
5.下雪。
6.洗刷,昭雪。
肤
1.(形声。从肉,盧省声。本义:人的皮肤)。
2.同本义。
3.某些像皮层那样的东西。
4.古代用于祭祀或供食用的肉类。
5.外表。
6.(fǔ)。古祭祀燕享,以盛稻粱的器皿。
肌
1.(形声。从肉,几声。本义:肌肉)。
2.同本义(先秦时期,“肌”表示人的肉;“肉”表示禽兽的肉)。
3.引申指皮肤。
冰
1.(会意。从仌,从水。金文作“仌”。金文字形表示水凝成冰后,体积增大,表面上涨(上拱)形。《说文》:“冻也,象水凝之形”。小篆繁化,增加“水”变成。从“仌”从“水”的会意字,于是“仌”就专用作部首。本义:水冻结而成的固体)。
2.同本义。
3.结冰,冻结。
4.使感到极冷。
5.清白,晶莹。
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