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āoxiángkuǎn

招降纳款

拼音zhāoxiángkuǎn

繁体招降納款

用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近义词招降纳顺招降纳附招降纳叛

招降纳款的意思

基本定义

“招降纳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招募投降者并接受金钱”。它通常用来指在战争或冲突中,某一方通过诱惑或威逼让敌方投降,并接受其金钱或资源。引申义上,该成语可以指用金钱或其他利益来收买他人,或通过妥协来实现目的。

成语来源

“招降纳款”源于古代战争的背景。历史上,许多军事将领在征战中会采取“招降”的策略,通过给予投降者某种利益来获取其支持或资源,这种方式在军事上被广泛运用。具体的历史典故不详,但这一策略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如三国时期的曹操、刘备等人都曾采用过类似的方法。

使用场景

在不同的语境中,“招降纳款”可以用于:

  1. 文学作品:小说或戏剧中描写战争场景时,使用这一成语描绘角色的策略。
  2. 日常对话:在讨论商业谈判或政治策略时,形容某人通过金钱或利益来收买他人。
  3. 演讲:在政治演讲中,可能用来形容某些领导者为了个人或团体利益而采取的妥协措施。

示例句子

  1. 在这场战争中,敌军采取了招降纳款的策略,希望能迅速削弱我们的战斗力。
  2. 他在商业谈判中也不乏招降纳款的手段,试图以丰厚的回报来获得对方的支持。
  3. 政府的某些政策被指责为招降纳款,借此来换取民众的好感。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以德报怨”: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视为通过利益来换取他人的支持,但更强调道德层面。
    • “拉拢收买”:指通过利益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招降纳款”相似。
  • 反义成语

    • “宁死不屈”:强调坚定立场,不愿意投降或妥协的态度。
    • “坚守阵地”:指在面对压力时坚决不退,让人联想到与“招降纳款”相反的态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忠诚和义气被高度重视,“招降纳款”往往被视为一种投降或妥协的行为,可能会引发对个人品德的质疑。在现代社会中,这一成语也常常用于描述商业或政治行为的道德底线,反映出对权力与金钱的复杂态度。

情感与联想

“招降纳款”让我想到权力与利益的博弈,通常带有一些阴暗的色彩,给人一种权谋的感觉。这种联想可能会影响我在表达观点时对策略和道德的思考,促使我更关注在追求目标时的手段是否正当。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一次小组项目中遇到过一个团队成员,他通过提供额外的资源来吸引其他成员的支持,虽然这种方式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效率,但也引发了团队内部的争议。这让我思考“招降纳款”的策略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及其可能导致的后果。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关于权力斗争的诗中,可能会这样写:

权谋如影随形,
招降纳款如泉涌。
斗智斗勇难分晓,
何处是我忠义中。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buy off”或“bribe”来表达类似的意思,强调通过金钱或利益来影响他人。这种现象在许多文化中都存在,反映了权力与金钱之间的普遍关系。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招降纳款”的学,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描述一种策略,它还引发了对道德和权力的深刻思考。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这样的成语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也让我在交流中更具深度和广度。

来源:岂非招降纳款,开之以自新乎!

来源:-- 宋·何坦《西畴老人常言·明道》

招降纳款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iàng), 阝部,共8画

1.(会意)。

2.同本义,与“陟”相对。

3.贬抑;降低。

4.下落,落下。从高往低掉。

5.诞生;降生。

6.赐给;给予。

1.投降。

2.降服,使驯服。

3.欢悦,快乐。

4.详细。

读音(nà), 纟部,共7画

1.(形声。从糸(mì),内声。本义:丝被水浸湿)。

2.同本义。

3.收藏;收入。

4.“纳”假借为“接纳”;接受。

5.缴纳,贡献。

6.使进入。

读音(kuǎn), 欠部,共12画

1.(会意。从欠,塞。省。本义:真诚;诚恳)。

2.同本义。

3.又。

4.空;空洞,不真实。

5.又。

6.缓,慢。

读音(zhāo), 扌部,共8画

1.(会意。从手。召声,呼唤。本义:打手势叫人来)。

2.同本义。

3.招收;招募。

4.邀请。

5.招致;招惹。

6.招供,供认。

招降纳款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