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之桑榆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收之桑榆”字面意思是“在桑树和榆树之间收获”。它的基本含义是指在晚年或临近结束时,能够获得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通常用来比喻在生命的后期或事业的尾声获得的成就或收益。
成语来源:
“收之桑榆”出自《战国策·赵策》,原句是“桑榆非无少年,岂乏白头之后”。成语中的“桑”与“榆”指的是两种树木,桑树通常与年轻的生命相关,而榆树则象征着成熟。这个成语强调了即使在晚年,也能有所收获,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使用场景:
该成语适用于多种语境,如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以描绘人物的成长与转变。在生活中,与朋友谈及人生经历时,可以用来鼓励他人珍惜后期的成就与经验。
示例句子:
- 虽然我已经退休,但我在志愿服务中找到了新的乐趣,真是收之桑榆。
- 即使我们在年轻时的努力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但现在的成功就是收之桑榆。
- 这次比赛虽然是我职业生涯的最后一场,但我希望能收之桑榆,给大家留下美好的回忆。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晚来风急”:强调晚年时的成就或变化。
- “老当益壮”:意指年纪虽大,但精神和能力仍然强盛。
-
反义成语:
- “一败涂地”:形容彻底失败,与收获形成鲜明对比。
- “白头如新”:指年老时仍然保持新鲜感,强调一种失落的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老年常常被视为智慧的象征,强调了对人生不同阶段的尊重。成语“收之桑榆”体现了对老年的积极态度,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鼓励人们关注老年生活的质量与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带给我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提醒人们即使在生命的晚期,也能找到新的意义和价值。我常常联想到家庭中的老年人,他们在晚年仍然在家庭和社区中发挥重要作用。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的祖父在退休后开始学*书法,并且取得了不小的成绩,成为了社区中的书法老师。我觉得他的经历就是“收之桑榆”的完美体现。
创造性使用:
在我创作的诗歌中,我可以这样写:
“岁月如歌,桑榆间,
余晖映照,笑看天边。
幸福收获,不只少年,
人生路上,皆是珍贤。”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Better late than never”,强调即使事情来得晚也比不做要好。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反映出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收之桑榆”的学,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晚年生活的赞美,更是对人生每个阶段努力与收获的认可。它鼓励我们在生活的每个阶段都要努力追求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反映出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积极的心态是多么的重要。
来源: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来源:--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异传》
引证:
《宋史·范仲淹传》:“仲淹曰:‘吾本寒儒,蒙陛下厚恩,得备位宰相,岂敢以桑榆之景,自怠于国事?’”
《旧唐书·李靖传》:“靖曰:‘臣少陷逆乱,蒙陛下再生之恩,今虽老病,犹愿效死疆场。但恐桑榆之景,不足以副陛下之意。’”
《南史·何尚之传》:“尚之曰:‘吾少无宦情,岂以垂老之年,求一阶半级?但以桑榆之景,须美田宅,汝等能遂我此志,死亦瞑目。’”
《晋书·慕容垂载记》:“垂犹鹰也,饥则附人,饱则高飏,遇风尘之会,必有陵霄之志。今垂既失之东隅,必收之桑榆。”
《后汉书·冯衍传》:“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故事: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农民起义军,邓禹与义军交战后不幸损兵折将,冯异命令部队加强防御,收拢溃散的散兵,同时派军装成赤眉军打入其内部,结果大获全胜。朝廷下文书表彰他们的战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例句: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云。
收之桑榆成语接龙
收之桑榆字义分解
榆
1.榆树。
桑
1.(会意。从桑,从木。桑者。神桑也。本义:植物名)。
2.一种桑属的落叶乔木 。树皮有浅裂,叶子椭圆形,花单性,花被黄绿色,叶子是蚕的饲料,嫩枝的韧皮纤维可造纸,果实可以吃,嫩枝、根的白皮、叶和果实均可入药。
3.桑叶。
4.采桑叶。
5.姓。
收
1.(形声。从攴(pū),收(jiū)声)。
2.同本义。
3.收拾;收取。
4.聚集;收集。
5.收容;接受。
6.收获;收割。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