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实相副的意思
基本定义
“名实相副”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名称与实际相符”。它的基本含义是指事物的名称与其实际内容、情况相一致,强调真实与名义之间的统一。
成语来源
“名实相副”最早可追溯到《礼记·中庸》中的“名实相副”,强调了道德与行为的统一。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于诚实和真相的重视,认为事物的名称应与其本质相符,才能反映真实的状态。
使用场景
“名实相副”常用于以下场合:
- 文学作品:在古典小说或现代文学中,作者可能用此成语来描绘角色的真实身份与外在形象的统一。
- 日常对话:人们在讨论某个事情的真实性或某人的能力与声誉时,可能会提到这个成语。
- 演讲或辩论:在政治、商业或社会问题的讨论中,强调真实与承诺的一致性时常使用。
示例句子
- 在职场:他的能力与职位完全名实相副,确实是个优秀的经理。
- 在教育:教育的目标是让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名实相副,而不是仅仅追求学历。
- 在社会:社会的评价应当名实相副,不能以表面现象来判断一个人的价值。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言行一致:强调说的与做的相符。
- 信守承诺:指遵守自己所作的承诺,名实相符。
反义成语:
- 名存实亡:指名义上存在,实际上已经消亡或失去。
- 空名虚实:指名义空洞,实际内容缺乏。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名实相副”被视为一种美德,强调真实和诚实的价值。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商业和政治领域,这个成语的适用性依然强烈,反映出对透明度和责任感的追求。
情感与联想
“名实相副”带给人的情感反应往往是信任与真实的期待。在语言表达中,它促使人们更加注重言语与行为的一致性,从而增强了表达的力量与说服力。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曾遇到一位项目经理,他的能力和业绩完全符合他的职位描述。当同事们讨论他的表现时,大家都提到了“名实相副”这个成语,认为他是一个值得信赖的领导者。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
名实相副如晨曦,
真情流露似水清。
何必虚名遮眼目,
真实自会映心灵。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ctions speak louder than words”,强调行为的真实比言语更为重要。这反映了不同文化中对真实与名义关系的共通理解。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名实相副”的学习,我认识到这个成语不仅是语言的表达,更是对真实与统一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名与实的一致,能够增强个人的信誉与他人的信任,对我的沟通与表达也有重要影响。
来源:昔国家东迁,文举盛叹鸿豫名实相副,综达经学,出于郑玄,又明《司马法》;鸿豫亦称文举奇逸博闻。
来源:-- 汉·陆粹《为曹公与孔融书》
引证: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治军严谨,名实相副,平定太平天国,功勋卓著。”
《明史·海瑞传》:“海瑞清廉刚正,名实相副,为世所称。”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用兵如神,名实相副,威震四方。”
《宋史·岳飞传》:“飞英勇善战,名实相副,为国之栋梁。”
《后汉书·黄琼传》:“阳春之曲,和者必寡;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例句:又如臣下有所建议,君主便叫他去做,看他能照所说的作到否。~的赏;否则罚。
名实相副成语接龙
名实相副字义分解
相
1.交互;互相。
2.共同。
3.递相;先后。
4.表示一方对另一方有所施为。
5.表自称。
6.表对称。
1.(会意。从目,从木。本义:察看;仔细看)。
2.同本义。
3.看相。
4.辅佐,扶助。
5.教导。
6.治,治理。
实
1.(会意。从宀,从贯。宀,房屋。贯,货物,以货物充于屋下。本义:财物粮食充足,富有)。
2.同本义。
3.真实;诚实。
4.广大。
5.坚实;坚强。
6.果实;种子。
名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口夕。本义:自己报出姓名;起名字)。
2.同本义。
3.称说;说出。
4.出名,有名声。
5.以私人名义占有。
6.明白。
副
1.(形声。从刀,畐(fú)声。(pì)本义:用刀剖开。《说文》:“判也。”《诗·大雅》:“不坼不副。”)。
2.相称,符合。
3.交付,付与。
4.非正的(区别于“正”或“主”)。
5.次要的。
6.辅助职务;副手;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