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óu

科头箕踞

拼音tóu

繁体科頭箕踞

用法"作谓语、宾语;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近义词科头箕裾

科头箕踞的意思

基本定义

“科头箕踞”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用一种不正当的姿势坐着”,通常形容人们坐姿不雅,或者一种很随意、不拘礼节的姿态。它的基本含义指称一种不礼貌或不端正的坐姿,常用于形容某人在某种场合下的失礼和不尊重。

成语来源

“科头箕踞”最早出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人情世故,表现了对古人风雅情操的怀念。成语中的“科头”意为头上搭着东西,形象地表现了不拘礼节的状态,“箕踞”指的是像箕一样坐着,形容了一种懒散的姿势。整个成语由此指代不礼貌的坐姿和态度。

使用场景

这个成语多用于文学作品、日常对话、演讲等场合,尤其在描述某人不拘小节或失礼的举动时。比如,在讨论某人的会议表现时,可以提到“他在会议上科头箕踞,显得极其不专业”。

示例句子

  1. 在正式的场合,科头箕踞可不是一种合适的举止。
  2. 他在课堂上总是科头箕踞,老师对此颇有微词。
  3. 朋友们都在认真讨论,而他却一副科头箕踞的样子,显得很不在乎。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不修边幅:形容一个人的外表不修饰,随便。
  • 随意而坐:表示不拘礼节,随便坐。

反义成语

  • 端坐正襟:形容坐姿端正,态度严肃。
  • 文质彬彬:形容人的气质和礼仪都非常得体。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坐姿和礼仪被视为个人修养的重要体现。“科头箕踞”反映了对不礼貌行为的批评,强调在公共场合保持端正的态度与姿势。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行为方式趋于多样化,但某些场合仍然需要保持基本的礼仪与修养。

情感与联想

“科头箕踞”给人一种不屑一顾和随意放纵的感觉,常常引发对个人修养和社会礼仪的反思。它提醒人们在公共场合需要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以免给他人留下不好的印象。

个人应用

在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正式的商务会议上看到一位参与者科头箕踞地坐着,令我感到不适。会后,我意识到个人的行为举止不仅影响自己的形象,也可能影响整个团队的氛围。因此,我在今后的会议中更加注意自己的坐姿和谈吐。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运用:“月下独坐影成双,科头箕踞不觉寒。清风徐来抚我心,何必拘缚于俗观。”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于“科头箕踞”的表达是“slouching”,也有“sitting casually”的说法。尽管不同文化中对坐姿的要求与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不礼貌的坐姿通常在任何文化中都会受到批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科头箕踞”的学习,我深刻认识到在日常交流中,细节和姿态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注重礼仪与形象,提醒自己和他人在公共场合保持端正的态度。

来源:科头箕踞长松下,白眼看他世上人。

来源:-- 唐·王维《与卢员外象过崔处士兴宗林亭》诗

引证

《宋史·文天祥传》:“天祥科头箕踞,慷慨悲歌。”

《南史·萧衍传》:“衍科头箕踞,饮酒自若。”

《晋书·王导传》:“导科头箕踞,谈笑风生。”

《后汉书·袁绍传》:“绍科头箕踞,言笑自若。”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家贫,常科头箕踞,以示不屈。”

例句任~受松风,新凉霎。

科头箕踞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jù), 足部,共15画

1.(形声。从足,居声。本义:蹲坐)。

2.同本义。

3.伸开腿坐。

4.倚,依靠。

5.傲慢。

读音(jī), 竹部,共14画

1.(形声。从竹,其声。本义:簸箕,扬米去糠的器具)。

2.同本义。

3.畚箕。用竹篾、柳条等制成的清除垃圾的器具。

4.星宿名 ,指箕宿,二十八宿之一。东方青龙七宿的末一宿。有星四颗。

5.箕踞 。古人席地而坐,伸开两腿坐着,形状如簸箕。

1.——见“簸箕”(bòji)。

读音(kē), 禾部,共9画

1.(会意。从禾,从斗。“斗”的意思是“量”。合起来指衡量、分别谷子的等级品类。本义:品类,等级)。

2.同本义。

3.法令;刑律。

4.科举考试的科目或等第。

5.条款;段落。

6.传统戏剧角色的动作。

读音(tóu,tou), 大部,共5画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科头箕踞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