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功硕德的意思
基本定义:
“丰功硕德”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丰厚的功绩和巨大的德行”。它用来形容一个人在品德和功劳上都非常出众,通常用于表扬和赞美那些为社会、国家或他人做出重大贡献的人。
成语来源: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尤其是在《汉书》及《后汉书》等史书中有类似的表达。它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实际贡献之间的关系,反映了古代社会对于德行与功绩的重视。成语中的“丰功”与“硕德”都是形容词,前者强调成就的丰厚,后者强调德行的巨大。
使用场景:
“丰功硕德”通常出现在对历史人物、英雄、杰出人物的评价中。在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那些对国家和人民有重大贡献的历史人物。在演讲中,尤其是在颁奖典礼、纪念活动时,这个成语常被用来赞美获奖者的贡献和品德。
示例句子:
- 在这次表彰会上,领导特别提到他丰功硕德,为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 这位老前辈一生奉献,丰功硕德,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
- 在历史的长河中,丰功硕德的人物总是被后人铭记。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伟业功勋”:强调伟大的事业与成就。
- “德高望重”:强调高尚的品德和受人尊敬的地位。
-
反义成语:
- “罪孽深重”:形容所犯的错误或罪行严重,与“丰功硕德”形成鲜明对比。
- “无功无德”:指没有功绩和德行,反义于“丰功硕德”。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德行与功绩被视为个人价值的重要体现。特别是在儒家思想的影响下,强调个体对社会的贡献与道德责任,使得“丰功硕德”在社会评价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对先进人物、模范工作者的表彰中。
情感与联想:
“丰功硕德”给人一种崇高、敬重的感觉,激励人们追求更高的道德标准和更大的社会贡献。它使人联想到那些为社会、国家付出努力的人物,唤起对他们的敬仰与学*的愿望。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经常会用这个成语来形容一些对社会有贡献的人。例如,在学校里,我曾遇到一位热心公益的老师,她的丰功硕德激励着我们每一个学生。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可以这样表达:
丰功硕德如星河,
照亮前行的道路;
愿我奋发向上行,
不负祖辈的期许。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方式可以是“great achievements and noble character”,虽然没有直接的对应成语,但同样强调了个人的道德与成就。不同文化中对于德行与功绩的重视程度不一,但普遍存在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崇敬。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丰功硕德”的学,我认识到这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对个人道德与社会贡献的深刻反思。在语言学中,理解成语的内涵与用法,有助于提升我们的表达能力与文化认同感。这个成语提醒我在生活中要追求卓越,积极贡献。
来源:其丰功硕德,具载墓碑,兹不复云。
来源:-- 元·王恽《淇州创建故周府君祠碑铭》
引证:
《明史·海瑞传》:“海瑞,字汝贤,琼山人。举乡试。入都,即伏阙上《平黎策》,欲开道置县,以靖乡土。识者壮之。”
《宋史·岳飞传》:“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人。世力农。父和,能节食以济饥者。有耕侵其地,割而与之;贳其财者不责偿。飞生时,有大禽若鹄,飞鸣室上,因以为名。”
《晋书·王导传》:“王导,字茂弘,光禄大夫览之孙也。父裁,镇军司马。导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年十四,陈留高士张公见而奇之,谓其从兄敦曰:‘此儿容貌志气,将相之器也。’”
《后汉书·班彪传》:“班彪以通儒上才,倾侧危乱之间,行不逾方,言不失正,仕不急进,贞不违人,敷文华以纬国典,守贱薄而无闷容。”
《汉书·王莽传赞》:“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天下莫之能一,是以即真之后,天下莫不引领而叹,十余年间,中外骚扰,远近俱发,假号云合,咸称刘氏,不谋同辞。”
例句:我燕赵~及岩穴独行之士,接踵相望。
丰功硕德成语接龙
丰功硕德字义分解
德
1.(形声。从彳(chì),惪(dé)声。从“彳”,表示与行走有关。本义:登高,攀登)。
2.同本义。
3.感激。
4.取得,获得。
5.道德,品行。
6.恩惠;恩德。
功
1.(会意。从力,工声。“工”亦兼表字义,表示用力从事工作。本义:功绩,功业;功劳)。
2.同本义。
3.事情;工作。
4.功德;恩德。
5.
6.事。
丰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一器物盛有玉形,下面是“豆”(古代盛器)。故“豐”本是盛有贵重物品的礼器。这由“豊”字可以得到证明。古文“豐与“豊”是同一个字,《说文》:“豊,行礼之器也。”本义:古代盛酒器的托盘)。
2.中国古代礼器,形状像豆,用以承酒觯。
3.蒲草。
4.地名。
5.周国都名 。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
6.秦沛县之丰邑,汉置县 。今江苏省徐州市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