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食存信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去食存信”的字面意思是“去掉食物,保留信用”。它指的是在面临选择时,宁愿放弃物质利益,也要坚持信用和信义。这个成语强调了诚信的重要性,表明在某些情况下,信任和信誉比物质利益更为重要。
成语来源
“去食存信”出自《论语·卫灵公》,原文为“子曰:‘君子去食而存信,贱之食而不贱之信。’”这句话传达了孔子对君子品德的要求,强调了在道德和诚信方面的追求,反映了儒家思想中对诚信的重视。
使用场景
在不同的语境中,“去食存信”可以用于:
-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绘人物的道德品质和价值观。
- 日常对话:在朋友之间谈论诚信和信任时,可能会用到这个成语。
- 演讲:在讲述商业伦理或社会责任时,强调诚信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 在商业谈判中,他选择了去食存信,以确保双方的合作能够长期稳定。
- 朋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互相信任,去食存信才能让感情更牢固。
- 面临利益诱惑时,她毅然选择去食存信,守住了自己的底线。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诚信为本:强调诚信是根本,和“去食存信”有相似之处。
- 言而有信:强调说话要有信用,体现了诚信的重要性。
-
反义成语:
- 食言而肥:形容违背诺言而得利,意指贪图物质利益,而不讲信用。
- 背信弃义:指违背信用,抛弃义理,强调了与“去食存信”的对立。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诚信被视为立身之本,尤其在儒家思想中,诚信被强调为道德的核心。因此,“去食存信”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一种道德观念的体现。在现代社会,尽管物质利益常常占据主导地位,但诚信依然是商业和人际关系中不可或缺的基础。
情感与联想
“去食存信”让我联想到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支持。它不仅是对他人的承诺,也是对自己价值观的坚持。这种情感反应让我在生活中更加重视诚信,尽量做到言行一致。
个人应用
在一次工作项目中,我面临着接受诱惑和保持诚信的选择。最终,我选择了去食存信,拒绝了一些不正当的利益,这不仅让我在同事中赢得了尊重,也让我内心感到无比的踏实。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
在物质的世界中穿行,
我常思量,何为真情。
去食存信,心安理得,
以诚相待,方显人情。
这首诗试图表达在现代社会中,尽管物质诱惑众多,但保持诚信依然是人际关系中最重要的纽带。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比如“Integrity over profit”,强调在面对利益时,保持诚信和正直的重要性。这显示出跨文化中对诚信的共识,但在具体表达和使用场景上可能存在差异。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去食存信”的学*,我深刻体会到诚信在生活和工作中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也让我更加注重在各种场合中践行诚信,促进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社会信任。
来源:去食,自古缘有死,民无信不立。
来源:-- 《论语·颜渊》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操曰:‘吾闻之,去食存信,信之至也。’”
《后汉书·袁绍传》:“绍曰:‘吾闻之,去食存信,信之至也。’”
《汉书·王莽传下》:“莽曰:‘吾闻之,去食存信,信之至也。’”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曰:‘吾闻之,去食存信,信之至也。’”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子犯曰:‘吾闻之,去食存信,信之至也。’”
故事:春秋时期,子贡问孔子有关为政之道。孔子说:“有足够的食物与军事力量,百姓讲信义就可以。”子贡问:“迫不得已要去掉其中一项怎么办?”孔子答道:“去兵”,子贡再问还要去掉其中之一怎么办?孔子道:“去食。自古下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例句:《传》称“~”,孔子曰:“民无信不立。”昔项羽既入咸阳,已制天下,向能力行仁信,谁夺耶?
去食存信成语接龙
去食存信字义分解
食
1.(会意。从饣皂,饣声。本义:饭,饭食)。
2.同本义。
3.粮食。
4.食物的通称。
5.食禄,俸禄。
6.食墨亦简作“食”。龟卜的术语。古代龟卜兆与墨画重合叫“食墨”,为吉兆。
1.拿东西给人吃
2.饲养 ;喂养;供养。
3.宴请。
1.——用于人名的字。如汉代的郦食其、审食其。
存
1.(形声。本义:生存;存在)。
2.同本义。
3.恤问,劳问。
4.访问;问候。
5.思念;怀念。
6.储存;保存;保全。
去
1.(会意兼形声。甲骨文字形。上面是人(大),下面是口(或作“凵”),表示人离开洞口或坑坎而去。《说文》:“从大,凵声。”凵(qū)。本义:离开)。
2.同本义。
3.除去;去掉。
4.相距,远离。
5.前往,到别处,跟“来”相反。
6.失掉; 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