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ōngqiáng,wài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拼音xiōngqiángwài

繁体兄弟鬩於牆,外禦其侮

用法"作宾语、分句;形容兄弟"

近义词阋墙御侮兄弟阋墙,外御其侮兄弟阋于墙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的意思

阋:争吵;墙:门屏。兄弟们虽然在家里争吵,但能一致抵御外人的欺侮。比喻内部虽有分歧,但能团结起来对付外来的侵略。

来源: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

来源:-- 《诗经·小雅·常棣》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在叙述历史事件时,用此成语强调兄弟间的团结对抗外敌。

《后汉书·袁绍传》:“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袁绍与其兄弟虽有内斗,但在对抗曹操时表现出团结。

《汉书·王莽传》:“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此处用以说明即使王莽与其兄弟有争执,但在面对外部威胁时仍会团结。

《史记·管晏列传》:“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同样表达了兄弟间虽有内部矛盾,但在外部压力面前会共同抵御。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意指兄弟之间虽然有争执,但在面对外来侵犯时会团结一致

例句正是,兄弟阋墙,外御其侮。蜗角纷争,惟利是务。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成语接龙

顺接
逆接
“侮”字开头的成语接龙(顺接)
    “兄”字结尾的成语接龙(逆接)

    兄弟阋于墙,外御其侮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ì), 门部,共11画

    1.(会意。从門(斗),从兒,兒亦(ní)声。兒,善讼者。本义:不和,争吵) 同本义。

    读音(yù), 彳部,共12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为“行”的省写,中为绳索形,右是“人”形。意为人握辔行于道中,即驾驶车马。本义:驾驶车马)。

    2.同本义。也作“驭”。

    3.后亦泛指驾驭一切运行或飞行之物。

    4.统治;治理。

    5.统率;率领。

    6.使用;应用。

    读音(dì,tì,tuí), 弓部,共7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有绳索围绕于“弋”,象竖立有杈的短木桩。绳索捆束木桩,就出现了一圈一圈的“次第”。本义:次第)。

    2.同本义。

    3.弟弟。

    4.古代亦称妹为弟。

    5.敬爱兄长。

    读音(wài), 夕部,共5画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读音(qiáng), 土部,共14画

    1.(会意。从啬,从土。“啬”有节俭收藏的意思。垒土为墙,意在收藏。本义:房屋或园场周围的障壁)。

    2.同本义。

    3.门屏。

    读音(qí,jī), 八部,共8画

    1.周年。

    1.期限。

    2.(形声。甲骨文字形象簸箕形,即“箕”本字。金文又加声符“丌”(jī),变成“其”。(jī)本义:簸箕。今字作“箕”。“其”假借为代词:他、他们、那等)。

    3.彼、他。

    4.它。

    5.他的。

    6.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

    读音(xiōng), 儿部,共5画

    1.(会意。据甲骨文,上为“口”,下为匍伏的人。小篆从口,从儿(人)。象一人在对天祈祷,是“祝”的本字。本义:兄长)。

    2.同本义。

    3.亲戚中同辈男性中年龄比自己大的。

    4.对他人的尊称。

    5.古代亦以称姐。

    6.指物之先生而大者。

    读音(wǔ), 亻部,共9画

    1.(形声。从人,每声。本义:轻慢,不敬重)。

    2.同本义。

    3.欺负。

    4.用手遮盖。

    5.古时奴婢的贱称。

    读音(yú), 二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表示气出受阻而仍越过。本义:超过)。

    2.往;去。

    3.取。

    4.如;好像。

    5.引进动作、行为的时间、处所,意义相当于“在”、“到”或“在…方面(上、中)”。

    6.引进动作、行为的对象,相当于“向”、“对”、“对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