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洋媚外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崇洋媚外”由“崇洋”和“媚外”两个部分组成。“崇洋”意指崇尚外国的事物或文化,而“媚外”则指对外国的迎合和奉承。整体上,该成语的字面意思是崇拜外国,迎合外国人。基本含义是形容一种过分推崇外国事物、文化或思想的态度,往往带有贬义,暗示对本国文化的不自信或不尊重。
成语来源
“崇洋媚外”这一成语的具体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其形成与近现代史上外来文化的影响密切相关。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及其文化的传播,部分人对外国的崇拜达到了极端程度,形成了对外来文化的盲目追随。历史上,清末民初的洋务和后来的“五四”*期间,许多知识分子在提倡学西方的同时,也出现了崇洋媚外的现象。
使用场景
“崇洋媚外”常用于批评某些人或现象在日常对话、媒体评论、文学作品中。比如在讨论文化自信时,可以提到一些人过分追求外国品牌、外国文化,而忽视了本国的优秀传统和文化。此外,在演讲中,批评国家政策时也可能使用这一成语,强调对本国文化的重视。
示例句子
- 在这次讨论会上,有人提到我们不能崇洋媚外,应该更加关注本国的文化传承。
- 她总是崇洋媚外,明明有很多优秀的国产品牌,却偏偏只追逐国外的名牌。
- 一些家长崇洋媚外,认为外国的教育方式比国内的好,忽视了孩子的个性发展。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崇洋尊外”:意指崇尚外国、尊重外来事物,含义与“崇洋媚外”相似。
- “盲目追随”:形容没有理性判断地追随他人或潮流,强调缺乏自主思考。
-
反义成语:
- “自强不息”:强调自身的努力和进步,体现对本国文化的自信。
- “爱国主义”:指热爱自己国家,强调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特定文化和社会背景中,“崇洋媚外”的现象反映了一个国家或民族对外来文化的复杂态度。特别是在**经历了数百年的封闭与开放、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后,这一成语的使用反映了对文化自信的渴求和对外来压力的抵制。在现代社会中,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如何平衡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本土文化的保护成为重要课题。
情感与联想
“崇洋媚外”让我联想到一种对自我价值的迷失,尤其在面对外来文化时的无奈与焦虑。它提醒我在接受外来文化时,要保持理性和批判的态度,珍视自己的文化根基。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遇到过一些朋友,他们对外国的流行文化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甚至不愿意尝试本国的传统文化和饮食。这让我意识到,崇洋媚外不仅仅是个人品味的问题,更关乎对文化身份的认同。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崇洋媚外”:
春风拂面如梦境,
却见街头崇洋媚外声。
何不珍藏自家宝,
古韵悠扬共此生。
这样的诗句试图表达对本土文化的珍视,反对盲目的崇洋态度。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于“崇洋媚外”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的“cultural imperialism”,意指外来文化对本地文化的压制与影响。然而,具体的使用场景与文化背景可能会有所不同。在西方,崇尚多元文化的观念可能使得他们对于外来文化的接受度更高,但也可能存在对本土文化的忽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崇洋媚外”的学*,我意识到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理性对待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使我在文化理解上更加深刻,强调了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来源:那时清王朝以及当权的洋务派崇洋媚外,出卖国家主权。
来源:-- 茅盾《向鲁迅学习》
引证:
《鲁迅全集·坟·文化偏至论》:“崇洋媚外,非但不足以自强,适足以自弱。”
《宋教仁集·论中国之国民性》:“今之青年,多崇洋媚外,不知爱国。”
《民国文选·陈独秀》:“国人崇洋媚外,忘其本源,实为文化之危机。”
《晚清文选·梁启超》:“今之士大夫,多崇洋媚外,不知国学之可贵。”
《清史稿·食货志》:“自海通以来,商贾趋利若鹜,崇洋媚外,国货渐衰。”
例句:改革开发绝不是~。
崇洋媚外成语接龙
崇洋媚外字义分解
洋
1.(形声。从水,羊声。本义:古水名)。
2.同本义。
3.洋水。
4.又名西乡河。在陕西省南部。源出西乡县星子山,北流合木马河会于西乡县东,东北流注于汉水。
5.旧指海之中心。亦泛指海域 。今指地球表面上被水覆盖的广大的地区,约占地球面积的十分之七,分成四个部分,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盛多、广大。
崇
1.(形声。从山,宗声。本义:山大而高)。
2.同本义。
3.高;高大。
4.高贵。
5.兴盛。
6.尊崇,推崇。
媚
外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