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夕之危的意思
基本定义
“旦夕之危”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早晨和晚上之间的危险”,用来形容处境极其危险,随时都有可能遭遇突发的危险或灾难。它强调了形势的紧迫和不确定性,通常用来形容某种危机或困境的严重程度。
成语来源
成语“旦夕之危”出自《左传》,原文为“旦夕之危,故急之”。在古代文献中,常常用来描述国家或个人面临的严重危机。这个成语反映了古人对时间和危机感的敏锐认识,强调了在关键时刻采取迅速行动的重要性。
使用场景
“旦夕之危”在不同的语境下有广泛的使用。它可以出现在文学作品中,例如历史小说、诗歌中,描绘人物面临的危机情境。此外,在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个人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例如工作中的压力、感情的危机等。在演讲中,尤其是与决策、危机管理相关的主题,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增强语言的情感力量。
示例句子
- 在这次自然灾害中,许多人面临旦夕之危,亟需社会的援助。
- 由于公司的财务状况不佳,员工们都感到旦夕之危,担心失去工作。
- 战争的阴云笼罩着这片土地,人民的生活充满了旦夕之危。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危在旦夕:指危险即将来临,情况非常紧急。
- 岌岌可危:形容处于危险的边缘,随时可能出事。
-
反义成语:
- 安如泰山:形容非常安全,处境稳固。
- 高枕无忧:形容心中没有忧虑,处于安全状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成语“旦夕之危”反映了古代人对时局变化的敏感和对时间的重视。在现代社会,尽管生活相对稳定,但因科技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个体和企业仍然面临着突发的危机,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也有其适用性,提醒人们关注潜在的风险。
情感与联想
“旦夕之危”带给我一种紧迫感和不安。它让我联想到生活中那些不可预知的瞬间,比如突如其来的疾病、意外的工作变动等。这种情感反应促使我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和预见性思维,使我在生活和工作中对潜在问题保持警惕。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曾经历过一次项目进度滞后的危机,整个团队感到旦夕之危。为了应对这种情况,我们立即召开会议,制定了紧急计划,最终成功地按时完成了项目。这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旦夕之危”的意义,以及在危机中快速反应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使用“旦夕之危”:
风急雨骤夜漫漫,
心悬旦夕之危间。
愿将希望点灯火,
照亮前路不再惧。
跨文化比较
在英文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at the brink of disaster”或“on the edge of a precipice”,都传达了面临危险的意思。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都强调了不确定性和危机感。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成语“旦夕之危”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语言的力量,以及成语在表达情感和思想中的独特作用。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能够丰富我的词汇,还能让我更准确地传达复杂的情感和情境。
来源:旦夕之危,倒悬之急。
来源:-- 《三国志·蜀志·孟光传》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五十二》:“旦夕之危,曹操乃自立为魏公。”
《后汉书·袁绍传》:“旦夕之危,绍乃自立为冀州牧。”
《汉书·王莽传》:“旦夕之危,莽乃自立为帝。”
《史记·项羽本纪》:“旦夕之危,项羽乃自立为西楚霸王。”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旦夕之危,不可不察也。”
旦夕之危成语接龙
旦夕之危字义分解
旦
1.(指事。甲骨文字形,象太阳从地面刚刚升起的样子。本义:天亮,破晓,夜刚尽日初出时)。
2.同本义。
3.早晨。
4.天,日;某日。
5.旦角,传统戏剧中的女演员或女性角色类型。女主角称正旦,又有副旦、贴旦、外旦、小旦、大旦、老旦、花旦、色旦、搽旦等。
夕
1.(指事。从月半见。本义:黄昏,傍晚)。
2.同本义。
3.夜。
4.指一年的最后一季或一个月的下旬。
5.晚潮。
6.傍晚朝见君主。
危
1.(会意。小篆字形上面是人,中间是山崖,下面腿骨节形。人站在山崖上,表示很高。本义:在高处而畏惧)。
2.同本义。
3.恐惧;忧惧。
4.威胁,摧败。
5.使危险;伤害;损伤。
6.败亡,灭亡。
之
1.(会意。象艸过屮。枝茎益大。本义:出,生出,滋长)。
2.同本义。
3.往,朝某方向走,到…去。
4.指示人或事物,相当于“这个”“那个”。
5.指代人或事物的名称,相当于他、她、它、他们。
6.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