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hìqiángruò

恃强欺弱

拼音shìqiángruò

繁体恃強欺弱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欺负弱小"

近义词恃强凌弱

恃强欺弱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恃强欺弱”由四个汉字组成,字面意思是依仗强大来欺压弱小。其基本含义是指强者利用自身的力量或地位,去欺压、剥削或侮辱弱者,表现出一种不公正和不道德的行为。

成语来源

“恃强欺弱”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社会结构。在封建社会中,强者通常指有权势的人或势力,而弱者则是处于弱势地位的普通百姓或小人物。虽然成语的具体出处不详,但其表达的含义在古代文献中屡见不鲜,反映了社会不平等和权力滥用的现象。

使用场景

该成语在不同语境中都有广泛的使用:

  • 文学作品:在古典文学中,常用来揭示社会不公和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例如在某些小说中,强权者的行为会被批判。
  • 日常对话:在现代生活中,朋友之间讨论社会现象时,可能会用到这个成语来描述某些不公正的行为。
  • 演讲:在公共演讲或辩论中,演讲者可能引用此成语来强调社会正义的重要性,呼吁对弱者的保护。

示例句子

  1. 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一些大企业恃强欺弱,肆意压榨小公司。
  2. 他总是恃强欺弱,欺负那些没有背景的同学。
  3. 政府应当加强监管,防止企业恃强欺弱的现象。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凌弱冒强、以大欺小。它们都强调强者对弱者的不公行为。
  • 反义成语:助人为乐、同舟共济。这些成语强调帮助、团结和互助的精神,与“恃强欺弱”的含义形成鲜明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恃强欺弱”反映了深刻的社会矛盾与冲突。这一成语不仅适用于古代的封建社会,也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是在讨论社会正义、权力监督和弱势保护时,强调了保护弱者的重要性。

情感与联想

“恃强欺弱”常给人带来愤怒和不满的情感反应,让人联想到不公正的社会现象和对弱者的同情。这种情感反应可能激励人们去反对不公,追求公正和平等。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目睹过一位同学因为经济困难而受到欺负,这让我想到了“恃强欺弱”这个成语。当我看到有人利用自己的优势去嘲笑和排斥他时,我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去保护那些弱小的个体。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小镇上,强大的地头蛇总是恃强欺弱,村民们生活在恐惧中。直到有一天,一个勇敢的年轻人站出来,带领村民们团结起来,最终推翻了这个压迫者,恢复了村庄的平静与和谐。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例如“bully the weak”,也传达了强者欺压弱者的意思。这种现象在多种文化中普遍存在,反映了人类社会中的权力动态和道德问题。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恃强欺弱”的学,我深刻认识到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更是反映社会现象的窗口。这个成语在我的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性,提醒我关注社会公正,努力成为一个正义和公平的倡导者。

来源:齐恃强欺弱,夺我汶阳之田,今日请还。

来源:--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8回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太宗贞观元年》:“太宗恃其强,欺其弱,遂平天下。”

《后汉书·袁绍传》:“绍恃其强,欺其弱,遂与曹操争天下。”

《汉书·王莽传》:“莽恃其强,欺其弱,遂篡汉室。”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恃其强,欺其弱,遂杀义帝。”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恃其强,欺其弱。”

例句他就是~的那种人。

恃强欺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ī), 欠部,共12画

1.(形声。从欠,其声。“欠”与出气、说话有关。本义:欺骗)。

2.同本义。

3.又。

4.又。

5.欺诈,用狡猾奸诈的手段骗人。

6.欺压,欺侮。

读音(shì), 忄部,共9画

1.(形声。从心,寺声。本义:依赖,依靠)。

2.同本义。

3.持;矜持。

4.母亲的代称,母死称失恃。

读音(qiáng,qiǎng,jiàng), 弓部,共12画

1.倔强;固执。

2.僵硬。

1.(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同本义。

3.襁褓。

4.(通彊。弱的反义词)。

5.弓有力。

6.强盛;势力大。

1.强制,强迫。

2.劝勉。

3.勉强。

4.竭力;尽力。

读音(ruò), 弓部,共10画

1.(会意。小篆字形,两把弯曲的弓,“彡”(shān)象毛羽之形,合起来表示柔弱。本义:气力小;势力差)。

2.同本义。与“强”相对。

3.纤柔;软弱。

4.虚弱;瘦弱。

5.年幼,年少。

6.不足,略少。

恃强欺弱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