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肝露胆的意思
基本定义
“披肝露胆”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撇开肝脏,暴露胆囊”,形象地表达了将内心的真实情感和想法展现出来。其基本含义为:坦诚相待,毫无隐瞒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和想法,通常用于形容朋友之间的真挚交往。
成语来源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献。在《史记·张耳列传》中,描述了张耳与平原君赵武的友情,强调了彼此之间的信任与坦诚。成语中“肝”和“胆”象征着内心深处的情感与思想,表明一种情感的真挚与无畏。
使用场景
“披肝露胆”常用于以下几种场景:
- 文学作品:在诗歌或小说中,常用来描写朋友间的深厚情谊或情感的真挚。
- 日常对话:朋友之间的交流中,表达彼此开放的心态,如“我们之间要披肝露胆,才能更好地理解对方”。
- 演讲:在公共演讲中,用于强调真诚交流的重要性,增强与听众之间的信任感。
示例句子
- 在这次聚会上,我们大家都披肝露胆,分享了自己的心声。
- 只有披肝露胆,才能让我们的友谊更加深厚。
- 他总是披肝露胆,对待朋友非常真诚。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肝胆相照:形容彼此之间真诚相待,毫无隐瞒。
- 倾心吐胆:形容倾诉内心的真实情感。
-
反义成语:
- 肚里藏刀:形容内心阴险,表面上和善,暗中却有恶意。
- 闭口不言:指不说话,隐瞒内心的想法和情感。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重视诚实和信任,“披肝露胆”体现了这种价值观。在现代社会,由于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社交媒体的普及,人们对真诚的渴望依然存在,但同时也面临着隐私和信任危机。因此,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具有重要的适用性,提醒人们珍视真诚的交往。
情感与联想
“披肝露胆”让我联想到深厚的友谊和无所畏惧的真诚交流。它给人一种温暖和信任的感觉,让我想起与朋友之间的深夜谈心,彼此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真诚的沟通是建立良好关系的基础。
个人应用
在一次与朋友的深入交谈中,我尝试使用“披肝露胆”来鼓励对方分享内心的想法。我们互相倾诉了各自的烦恼和梦想,这样的交流让我感受到友谊的珍贵,也让我更加理解对方。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尝试融入“披肝露胆”:
夜深人静月如水,
心声轻诉披肝胆。
真情流露无所惧,
共饮此生醉如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如“to bare one's soul”,意指向他人展示内心的真实自我。两者都强调了真诚和坦诚的重要性,但在文化背景和使用场合上可能存在差异。汉语中的“披肝露胆”更侧重于情感的忠诚与深厚,而英语的表达可能更广泛,适用于各种情境。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披肝露胆”的全面分析,我深刻体会到真诚交流与信任在社交关系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激励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开放和真诚。它让我意识到,披露内心的真实想法和感受,不仅可以加深人际关系,还能让自己在情感上获得释放和支持。
来源:吾得披肝露胆,没身何恨!
来源:-- 《晋书·杜弢传》
引证:
《庄子·外物》:“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监河侯曰:‘诺。我将得邑金,将贷子三百金,可乎?’庄周忿然作色曰:‘周昨来,有中道而呼者。周顾视车辙中,有鲋鱼焉。周问之曰:‘鲋鱼来!子何为者邪?’对曰:‘我,东海之波臣也。君岂有斗升之水而活我哉?’周曰:‘诺。我且南游吴越之王,激西江之水而迎子,可乎?’鲋鱼忿然作色曰:‘吾失我常与,我无所处。吾得斗升之水然活耳,君乃言此,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孟子·滕文公上》:“滕文公为世子,将之楚,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世子自楚反,复见孟子。孟子曰:‘世子疑吾言乎?夫道一而已矣。成覸谓齐景公曰:‘彼,丈夫也;我,丈夫也;吾何畏彼哉?’颜渊曰:‘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公明仪曰:‘文王,我师也;周公岂欺我哉?’今滕,绝长补短,将五十里也,犹可以为善国。《书》曰:‘若药不瞑眩,厥疾不瘳。’’”
《论语·公冶长》:“子曰:‘孰谓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诸其邻而与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宋人及楚人平。外平不书,此何以书?大其平乎己也。何大其平乎己?庄王围宋,军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于是使司马子反乘堙而窥宋城,宋华元亦乘堙而出见之。司马子反曰:‘子之国何如?’华元曰:‘惫矣!’曰:‘何如?’曰:‘易子而食之,析骸而炊之。’司马子反曰:‘嘻!甚矣,惫!虽然,吾闻之也,围者柑马而秣之,使肥者应客。是何子之情也?’华元曰:‘吾闻之:君子见人之厄则矜之,小人见人之厄则幸之。吾见子之君子也,是以告情于子也。’司马子反曰:‘诺,勉之矣!吾军亦有七日之粮尔,尽此不胜,将去而归尔。’揖而去之。反于庄王。庄王怒曰:‘吾使子往视之,子曷为告之?’司马子反曰:‘以区区之宋,犹有不欺人之臣,可以楚而无乎?是以告之也。’庄王曰:‘诺,舍而止。虽然,吾犹取此,然后归尔。’司马子反曰:‘然则君请处于此,臣请归尔。’庄王曰:‘子去我而归,吾孰与处于此?吾亦从子而归尔。’引师而去之。故君子大其平乎己也。此皆大夫也,其称‘人’何?贬。曷为贬?平者在下也。”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至于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欤?何故至于斯?’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醨?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屈原曰:‘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遂去,不复与言。”
例句:王粲的《登楼赋》,其情调远规灵均,近同平子,虽未尽宛曲之趣,实是~之作。
披肝露胆成语接龙
披肝露胆字义分解
露
1.(形声。从雨,路声。本义:露水)。
2.靠近地面的水蒸气,夜间遇冷凝结成的小水球。
3.又。
4.水气。
5.道路。
6.显露;显现在外。
1.
胆
1.(形声。从肉,詹声。本义:胆囊。动物体内消化器官之一)。
2.同本义。通称胆或苦胆。
3.胆子,胆量,勇气。
肝
1.(形声。从肉,干声。本义:肝脏)。
2.同本义。
3.比喻人的内心。
披
1.(形声。从手,皮声。本义:引柩帛) 古夹具。即用在柩车两旁牵挽的帛。
2.分开;裂开。
3.打开;开发。
4.拨开。
5.覆盖或搭衣于肩。
6.翻开;翻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