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éyòulǎo

携幼扶老

拼音xiéyòulǎo

繁体攜幼扶老

用法"作宾语、状语;指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近义词扶老携幼

携幼扶老的意思

基本定义

“携幼扶老”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携带幼儿,扶助老人”。基本含义是提倡对年幼者和年**的关爱与照顾,强调家庭与社会中对不同年龄段人群的责任与义务。

成语来源

该成语的来源并没有特别明确的古代文献记载,但其内涵可以追溯到传统文化中对孝道和爱的重视。传统文化强调家庭伦理和对长辈的尊敬,常常通过诗词、典籍和民间故事等方式进行传播。这一成语反映了这种文化价值观。

使用场景

“携幼扶老”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

  • 日常对话:在家庭聚会或社交场合中,谈论如何照顾家中长辈或幼儿时,可以提到“携幼扶老”。
  • 文学作品:在描写家庭温暖、亲情或社会责任的小说、散文中,常常可以看到这一成语的身影。
  • 演讲:在关于社会责任、家庭伦理的演讲中,使用该成语可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示例句子

  1. 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我们更应该倡导“携幼扶老”的精神,让每个家庭都充满温暖。
  2. 他的行为真是典范,平时不仅自己努力工作,还经常帮助邻居的老人,真是“携幼扶老”的好榜样。
  3. 社区组织了一次活动,鼓励大家参与“携幼扶老”,共建和谐社会。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尊老爱幼”:强调尊敬老人和爱护小孩的价值观。
  • “关怀备至”:形容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非常周到。

反义成语

  • “弃之如敝屣”:形容对人或事物极其轻视,毫不在乎。
  • “见死不救”:形容对他人的困境漠不关心。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携幼扶老”不仅是家庭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在现代社会中,随着老龄化问题的加剧,这一成语的内涵显得尤为重要,提醒人们关注社会的弱势群体,倡导相互关爱与支持的氛围。

情感与联想

“携幼扶老”给人一种温馨、和谐的情感反应,联想到家庭的团结与温暖,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忘关心身边的人。它不仅强调了个体的责任,也为社会的美好提供了一种理想的状态。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与过社区的志愿活动,帮助照顾附近的一位独居老人。每周我都会去看望她,陪她聊天,带她出门散步。通过这种行动,我深刻感受到“携幼扶老”的重要性,既是对自己责任的履行,也让老人感受到了来自社会的温暖。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温暖的春日午后,老人坐在公园的长椅上,阳光洒在他皱纹满布的脸庞上,身边的小孩在欢快地玩耍。他的孙子牵着小女孩的手,轻声说道:“爷爷,我们要‘携幼扶老’,一起享受这个美好的时光。”此情此景,恰如一幅和谐美满的生活画卷。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类似于“携幼扶老”的概念可以用“family values”(家庭价值观)来表达。虽然表述方式不同,但两者都强调了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与支持,反映了人类社会普遍的伦理道德观念。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携幼扶老”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传达了对家庭亲情的重视,也反映了社会责任感的重要性。在语言学*中,理解和运用这样的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表达能力,也深化了我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我在日常生活中关心他人、承担责任的意识。

来源:施德垂赏以招致之,此必携幼扶老以旧圣德。

来源:-- 东汉·班固《汉书·严助传》

引证

《晋书·王导传》:“携幼扶老,以归于江东。”

《后汉书·袁绍传》:“携幼扶老,以归于河北。”

《汉书·王莽传上》:“携幼扶老,以归于新室。”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携幼扶老,以归于赵。”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携幼扶老,以归于晋。”

携幼扶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ǎo), 耂部,共6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一个手里拿着拐杖的老人形。本义:年老,衰老)。

2.五十至七十岁的高龄。

3.历时长久。

4.排行在最后的。

5.老年;晚年。

6.又。

读音(xié), 扌部,共13画

1.(形声。从手,隽(jùn)声。本义:提着)。

2.同本义(把地上的物品举提起来)。

3.拿着,持。

4.牵挽;挽扶。

5.带,随身一道。

6.离;背离;离散。

读音(fú), 扌部,共7画

1.(形声。从手,夫声。从“手”,表示与手的动作有关。本义:搀扶)。

2.同本义。

3.扶持;护持。

4.辅助;帮助。

5.靠近。

6.攀缘。

读音(yòu), 幺部,共5画

1.(会意。从幺(yāo),从力。幺,小。年幼力小。本义:幼小) 同本义。

2.小孩儿。

3.爱护。

携幼扶老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