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山举鼎的意思
基本定义
“拔山举鼎”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拔起大山,举起鼎”。它形容人的力量非常巨大,能做出常人难以做到的事情。引申义则是指具有极大的勇气和非凡的才能,能够完成艰巨的任务。
成语来源
该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庄子》中的故事。庄子在书中提到,有一个人名叫“夸父”,他以极大的力量追逐太阳,试图将其抓住。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他的勇气和决心体现了超凡的能力。此外,这一成语也与古代的神话传说相关,常常用来形容英雄豪杰的壮举。
使用场景
“拔山举鼎”常用于文学作品、演讲、日常对话等场景。它可以用来形容那些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表现出极大决心和力量的人。例如,在励志演讲中鼓励听众迎接挑战,或在文学作品中描绘英雄人物的壮丽场景。
示例句子
- 他在比赛中表现得如同神人一般,真是拔山举鼎,令人钦佩。
- 在这场艰苦的抗击自然灾害的斗争中,许多志愿者都体现了拔山举鼎的精神。
- 她的才华横溢,让人不禁想起“拔山举鼎”的成语。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力挽狂澜(形容用极大的力量来挽救危机),气吞山河(形容气势极为壮阔)。
- 反义成语:无能为力(形容没有能力去做某事),微不足道(形容极其渺小,无法与之相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拔山举鼎”常常与英雄主义、奋斗精神相联系。它反映了人对勇气和才能的崇尚,尤其在传统文学和现代励志文化中都有广泛应用。在现代社会,这一成语仍然被用于激励人们面对生活中的挑战,鼓励他们发掘自身潜能,勇往直前。
情感与联想
“拔山举鼎”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与情感联想,仿佛可以看到一个人奋力向上,挑战极限的场景。这种意象激励着人们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克服困难。同时,它也让我想到身边一些勇于承担责任、积极向上的人,他们在生活中展现出的不屈精神给我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当我面临学*上的困难时,我常常会想到“拔山举鼎”这个成语。它激励我继续努力,克服挑战;例如,在备考的时候,我时常提醒自己要有坚韧不拔的精神,努力追求自己的目标。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故事中,我可以描绘一个年轻的探险家,面对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他心中默念:“我定能拔山举鼎,征服这座山!”最终,他以坚定的信念和非凡的毅力,成功攀登到顶峰,俯瞰世界。这个故事不仅展示了探险的惊险,也体现了人类战胜困难的勇气。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的表达“to move mountains”,同样指的是具备极大能力去实现看似不可能的目标。这种表达在不同文化中都强调了人类的勇气和毅力,尽管具体的表述和文化背景可能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拔山举鼎”的学,我认识到语言的力量和成语的丰富内涵在表达情感和思想方面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使我在语言学中获得了灵感,也让我反思自己的生活态度,鼓励我在面对困难时勇于挑战,追求卓越。
来源:籍是时年方二十四,力敌万夫,有拔山举鼎之威。
来源:-- 《秦并六国平话》卷下
引证:
《晋书·王敦传》:“敦拔山举鼎,志在必得。”
《三国志·魏书·典韦传》:“典韦拔山举鼎,勇冠三军。”
《后汉书·班超传》:“超拔山举鼎,威名远播。”
《汉书·项籍传》:“项籍拔山举鼎,力能扛鼎。”
《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拔山举鼎,威震天下。”
故事:秦朝末年,项羽少年时不喜欢读书写字,叔父项梁改教他击剑,他想学抵敌万人的本事,项梁教他兵法,他不肯认真钻研,但力气很大,能举起几百斤重的鼎。同刘邦争天下8年,最后被迫在垓下乌江边自刎,感慨自己“力拔山兮气盖世”
例句:一个人被鸦片束缚住了,任你是~的英雄,铜浇铁铸的罗汉,只要烟瘾一发,顿时骨软精酥,连一些气力都没有。
拔山举鼎成语接龙
拔山举鼎字义分解
鼎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的部分象鼎的左右耳及鼎腹,下面象鼎足。本义:古代烹煮用的器物)。
2.同本义 。盛行于商、周。用于煮盛物品,或置于宗庙作铭功记绩的礼器。统治者亦用作烹人的刑具。
3.显赫,盛大。
4.变革。
拔
1.(形声。从手,犮(bó)声。本义:拔起,拔出)。
2.同本义。
3.又。
4.又。
5.选拔;提拔。
6.突出;超出。
山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举
1.(形声。小篆字形,从手,舉(yǔ)声。本义:双手托物)。
2.同本义。
3.拿起;提起。
4.飞,飞起;飘动。
5.升起;耸起。
6.仰起;抬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