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ángǔndài

连滚带爬

拼音liángǔndài

繁体連滾帶爬

用法"作状语;形容人的窘态"

近义词屁滚尿流

连滚带爬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连滚带爬”的字面意思是指人在跌倒后,趴着、滚着迅速地逃离或爬行,形象地描绘了因惊慌失措而不得不急速离开的情景。基本含义上,常用来形容在紧急情况下,匆忙逃跑或迅速离开的状态,带有一定的滑稽和狼狈色彩。

成语来源

“连滚带爬”这一成语的来源并不十分明确,但其字面构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生动描写。类似的情景在古典文学中时有出现,表现人们在面对危险时的慌乱与无措。它反映了人类在受惊或处于危险时的自然反应,常见于民间故事或口头传说。

使用场景

该成语可以在多种语境中使用:

  • 文学作品:在小说中描写角色受到惊吓或遭遇突发**时,可以使用此成语来增强戏剧效果。
  • 日常对话:朋友间谈论某次旅行中的意外情况时,可以用来形容某个惊险的瞬间。
  • 演讲:在讲述紧急**或危机处理时,可以通过这个成语来形象化描述事态的紧迫性。

示例句子

  1. 在听到巨大的爆炸声后,大家连滚带爬地往外逃。
  2. 他在比赛中不小心跌倒,连滚带爬地赶回起跑线。
  3. 我们在突如其来的大雨中,连滚带爬地找避雨的地方。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如“狼狈不堪”,强调在困境中狼狈的状况;“仓皇而逃”,侧重于急忙逃跑的状态。
  • 反义成语:如“稳如泰山”,表示稳重、不慌张的状态;“从容不迫”,强调处事时的冷静和从容。

文化与社会背景

“连滚带爬”反映了文化中对人们在危机时刻反应的观察,强调了人性的脆弱与无助。在现代社会,这个成语依然适用,尤其在描述突发、事故或紧急情况时,能够使人们更生动地理解情境。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常常带有一种幽默感和生动性,能够引发人们对狼狈场景的联想,可能让人捧腹大笑,也可能让人感到紧迫感。在表达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让听者更容易感受到当时的紧张气氛。

个人应用

在一次旅行中,我们在野外徒步时,突然遇到一只野生动物,大家都吓得连滚带爬地往回跑,虽然那一刻很紧张,但回忆起来却觉得十分搞笑。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故事中,可以描绘一个角色在参加婚礼时,因看到心仪的对象而紧张失措,结果不小心跌倒,连滚带爬地想要隐藏自己的狼狈,增添故事的趣味性。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有“to run away in a panic”,虽然没有完全对应的成语,但同样表达了因恐惧而急速逃跑的情形。不同文化中对这种狼狈状态的描绘虽不同,但都能引起共鸣。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连滚带爬”的学*,能够更深刻地理解语言中的生动表达和文化内涵。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使用,也让我在表达紧张、幽默或困境时有了更具体的语言工具,提升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

来源:我怒吼一声,朝小孩踢了一脚,他连滚带爬地跑了。

来源:-- 王朔《动物凶猛》

例句敌人被打得~地逃回去了。

连滚带爬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ián), 辶部,共7画

1.(会意。从辵(chuò),从车。本义:人拉的车)。

2.同本义。

3.姻亲关系。

4.连词的简称。

5.古州名。

6.在今广东连县一带。

读音(pá), 爪部,共8画

1.(形声。从爪,巴声。爪,手爪。本义:搔,爬梳)。

2.同本义。

3.爬行,匍匐。躯体贴地(如虫、蛇、龟)缓慢向前行。

4.攀登。

读音(gǔn), 氵部,共13画

1.(形声。从水,衮声。本义:大水奔流貌)。

2.同本义。

3.连续不断,急速翻腾的样子。

4.圆的。

5.滚动,滚转。

6.液体温度达到沸点以上而翻腾。

读音(dài), 巾部,共9画

1.(象形。小篆字形,上面表示束在腰间的一根带子和用带的两端打成的结。下面象垂下的须子,有装饰作用。本义:大带,束衣的腰带)。

2.同本义。

3.泛指狭长形条状物。

4.佩带。

5.携带。

6.兼管。

连滚带爬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