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ǎnxiéguīzhèng

反邪归正

拼音fǎnxiéguīzhèng

繁体反邪歸正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重新做人"

近义词改邪归正

反义词死不改悔执迷不悟

反邪归正的意思

基本定义:

“反邪归正”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反向邪路,归回正道”。它通常用来形容人们从错误的道路上回头,走上正义、正确的道路,强调的是一种悔改和转变的过程。

成语来源:

“反邪归正”并没有明确的历史典故,但其构成的字词可以追溯到古代儒家文化中强调的“正道”的思想。古人常常将“正”和“邪”作为道德和行为的标准,反映出社会对善恶、有德与无德的分辨。这个成语反映了人们对道德回归的期待和追求。

使用场景:

“反邪归正”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常用来描述角色的内心挣扎和转变。
  • 日常对话:朋友之间的交流中,可以用来劝导或鼓励对方改正错误。
  • 演讲:在一些关于道德重建或社会改造的演讲中,常用来激励听众回归正道。

示例句子:

  1. 他经历了很多波折,终于决定反邪归正,重新开始自己的生活。
  2. 这个社会需要更多的人反邪归正,才能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3. 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经过一番内心的挣扎,最终选择反邪归正,回到了家庭的怀抱。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回头是岸”:强调悔改后的宽慰和救赎。
    • “改过自新”:重申改正错误、重新开始的意义。
  • 反义成语

    • “一失足成千古恨”:强调错误一旦发生,后果可能很严重。
    • “越陷越深”:描绘错误的行为导致更深的困境。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重视道德修养,强调“反邪归正”的价值观。这一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依然适用,尤其在面对社会问题和个体道德沦丧时,它提醒人们勇于悔改,重拾正道。

情感与联想:

“反邪归正”带给我一种希望和重生的感觉,似乎无论多么糟糕的情况,只要愿意改变,就有可能重回正轨。这种情感在生活中常常激励我要勇敢面对错误和挑战。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有一次我因一时冲动做出了错误的决定,后来我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努力去修复和改正,最终得到了他人的理解和支持。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反邪归正”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

迷途知返心自明,
反邪归正路更清。
昔日阴霾皆可去,
新生希望在前行。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to turn over a new leaf”可以与“反邪归正”相对应,表达改过自新的意思。在其他文化中,也存在类似的表达,反映出人类对道德和行为改进的普遍追求。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反邪归正”的学*,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改正错误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思维上更加关注自我反省和成长。在生活中,我将继续践行这一理念,努力做到反思自我,勇于改正。

来源:将军反邪归正,与宋某同灭田虎,回朝报奏朝廷,自当录用。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97回

引证

《宋史·岳飞传》:“岳飞反邪归正,忠心报国。”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曹操反邪归正,以安天下。”

《后汉书·王允传》:“王允反邪归正,辅佐汉室。”

《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反邪归正,为汉王所用。”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反邪归正,以礼自处。”

反邪归正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ié,yá,yé,yú,xú), 阝部,共6画

1.(形声。从邑,牙声。本义:琅邪郡。字亦作琊)。

2.不正当,不正派。

3.异常。妖异怪诞。

4.品行不正的人。

5.中医指邪气 。与人体正气相对而言。泛指各种致病因素及其病理损害。

1.(mòyé)。

2.古同疑问词“耶”。

读音(zhèng,zhēng), 止部,共5画

1.农历一年的第一个月。

2.箭靶的中心。

3.引申为目标。

4.

5.征税。

6.出兵,征讨。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上面的符号表示方向、目标,下面是足(止),意思是向这个方位或目标不偏不斜地走去。本义:不偏斜,平正)。

2.同本义。

3.正直,正派。

4.纯正不杂(多指色、味)。

5.作为主体的,与“副”相对。

6.正当;合适。

读音(guī), 彐部,共5画

1.(会意。从止,从婦省。本义:女子出嫁)。

2.同本义。

3.返回,回来。

4.归还。

5.辞官回家。

6.死。

读音(fǎn), 又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从又从厂。“厂”音hǎn。本义:手心翻转)。

2.同本义

3.反覆。

4.返回;回归。

5.未能遵守,违背。

6.往返于…之间。

反邪归正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