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闻饫听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厌闻饫听”由四个字组成:“厌闻”指对某事物感到厌烦和不愿意再听;“饫听”则是指因为习惯于听某种信息而感到疲乏。整体上看,这个成语的意思是对某些话题或内容感到厌烦,听得多了而不再感兴趣。
成语来源
“厌闻饫听”最早见于《左传》。在古代文献中,常常用来描述人们对某些陈词滥调或重复性的信息感到疲倦和厌倦。成语的使用反映了一个社会对信息的审美和选择,意味着人们更倾向于新颖和有趣的内容,而非老生常谈。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该成语常用于表达角色对某些言论或信息的反感。例如,在小说中,角色可能会用此成语来形容对某种政治宣传的厌倦。在日常对话中,人们也可能用这个成语来形容对某些频繁讨论的话题感到烦躁,比如“关于这个问题,我已经厌闻饫听,不想再谈了。”在演讲或辩论中,使用这个成语可以强调观点的陈旧或缺乏新意。
示例句子
- 对于这种老生常谈的批评,我们已经厌闻饫听,没必要再去讨论。
- 每次聚会,总有人讲同样的笑话,真让人厌闻饫听。
- 他的观点虽然正确,但表达方式太过单调,听多了令人厌闻饫听。
- 我们希望听到新的想法,而不是厌闻饫听的陈词。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耳熟能详:形容对某事物听得多了,已经非常熟悉,但不一定是厌烦的感觉。
- 无聊透顶:强调事情的乏味和无趣,通常带有强烈的厌烦情绪。
-
反义成语:
- 乐在其中:指在某种活动中感到快乐、享受,与“厌闻饫听”的情绪正好相反。
- 津津乐道:形容对某事物非常感兴趣,乐于讨论,反映出一种积极的态度。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现代社会,信息爆炸的时代背景下,人们接触到大量的信息,容易对重复的信息产生厌烦感。因此,“厌闻饫听”在现代语境中常常用来形容人们对媒体、广告或政治言论的疲惫和反感。这种现象也反映了人们对信息质量的追求。
情感与联想
“厌闻饫听”给人一种疲惫和无奈的感觉,常常联想到信息过载和精神疲劳。在思考这一成语时,可能会想起自己在某些场合中对无趣话题的无奈,或者对某些老生常谈的反感。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在某次聚会上,朋友们不断重复讲述某部热门电影的情节,最终让我感到厌烦。那时我就想起了“厌闻饫听”,于是我尝试引入一个新话题,来转移大家的注意力。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使用“厌闻饫听”:
月明点滴水声微,
话题如潮涌夜归。
耳畔厌闻饫听久,
愿随风去寻新飞。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sick of hearing about it”来表达类似的情感,意指对某个话题感到厌烦。其他文化也有类似的表达,虽然具体用词和语境不同,但核心情感是一致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厌闻饫听”的学习,我认识到在沟通中保持新意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反映了人们对信息的态度,也提醒我在表达观点时,努力避免陈词滥调,以保持交流的生动和有趣。
来源:既已得其所处之乐,而厌闻饫听其人民之事,而江君又有聪明敏急之材。
来源:-- 宋·曾巩《送江任序》
引证:
清·黄宗羲《辞张郡侯请修郡志书》:“使山林处士,长厌闻饫听,口短于自述,人人有集,家家有谱,以为斯文之必传,而不知其违经而坏教也。”
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厌闻饫听,多归之小说家云。”
宋·曾巩《祭王平甫文》:“何堂堂而山立,忽泯泯而飙驰。讣皎皎而来速,目厌厌而永垂。”
唐·姚思廉《陈书·文学传·岑之敬》:“之敬始以经业进,而博涉文史,雅有词笔,不为醇儒,性谦谨,未尝以才学矜物,接引后进,恂恂如也。太建中卒。有集十卷,行于世。”
《汉书·王褒传》:“是以圣王不遍窥望而视已明,不殚倾耳而听已聪,俾躬处休,厌闻饫听,可谓厚幸矣。”
厌闻饫听成语接龙
厌闻饫听字义分解
饫
1.吃饱。
2.又。
3.赐。
4.饫礼,站立行礼。
闻
1.(形声。从耳,门声。本义:听到)。
2.同本义。
3.听说;知道。
4.传布,传扬。
5.闻名,出名。
6.嗅;嗅到。
听
1.(形声。本字从耳德,壬(tìng)声。从耳德,即耳有所得,今简化为“听”。“听”本义“笑貌”。从口,斤声。本义:用耳朵感受声音)。
2.同本义。
3.接受,听信,接纳。
4.治理,管理或执行事务 。
5.决断;审理 。
6.等候;待 。
厌
1.一物压在另一物上。
2.泛指压制;抑制。
3.以迷信的方法,镇服或驱避可能出现的灾祸,或致灾祸于人。
4.堵塞。
1.(形声。从厂(hǎn),猒(yàn)声。厂,象山崖石穴形。《说文》:“厌,笮也。”意思是“压”。由“犬、肉、甘”三部分合起来,会意,表示“吃饱”、“满足”。本义:吃饱)。
2.饱,满足
3.憎恶;嫌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