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不足恤的意思
折叠展开
人言:别人的议论;恤:忧虑。别人的议论不值得忧虑。形容不怕别人议论。
来源:礼义不愆,何恤于人言。
来源:-- 《左传·昭公四年》
引证:
《资治通鉴·汉纪·献帝建安十三年》:“人言不足恤,吾将自断。”
《后汉书·袁绍传》:“人言不足恤,吾将自决。”
《汉书·王莽传》:“人言不足恤,吾将自为。”
《史记·项羽本纪》:“人言不足恤,吾自为之。”
《左传·宣公十五年》:“人言不足恤,吾将行之。”
例句: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
人言不足恤成语接龙
折叠展开
人言不足恤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足
言
恤
人
不
足
读音(zú), 足部,共7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的方口象膝,下面的“止”即脚,合起来指整个脚。本义:脚)。
2.(同本义。秦汉以前,“足”和’趾”都表示“脚”;“脚”表示小腿。魏晋以后,三者都表示脚,但在书面语中,多用“足”)。
3.支撑器物的脚。
4.充实;完备;足够。
5.富裕的。
6.使满足。
言
读音(yán), 言部,共7画
1.(指事。甲骨文字形,下面是“舌”字,下面一横表示言从舌出。“言”是张口伸舌讲话的象形。从“言”的字与说话或道德有关。本义:说,说话)。
2.同本义。
3.议论,谈论。
4.记载。
5.问。
6.告知;告诉。
恤
读音(xù), 忄部,共9画
1.(形声。从心,血声。本义:忧虑)。
2.同本义。
3.体恤。
4.怜悯。
5.周济。
6.安置。
人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不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