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ánglóngtóushé

强龙不压地头蛇

拼音qiánglóngtóushé

繁体強龍不壓地頭蛇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近义词恶龙不斗地头蛇

反义词针锋相对

强龙不压地头蛇的意思

比喻实力强大者也难对付当地的势力。

来源:你也忒自重了,更不让我远乡之僧--也罢,这正是'强龙不压地头蛇'。

来源:--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5回

引证

《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二:“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是有势力的人,如何拗得他过。”

《警世通言·卷二十一·赵太祖千里送京娘》:“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你明日且与他周旋一番,看他如何。”

《醒世恒言·卷三·卖油郎独占花魁》:“自古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是有势力的人,如何拗得他过。”

《金瓶梅词话》第四九回:“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他如今是热锅上的蚂蚁,必定要使些钱。”

《水浒传》第二回:“常言道:‘强龙不压地头蛇。’你远来,只宜循理,不可造次。”

故事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到车迟国,在倒换关文时与假国师虎力大仙发生了冲突,门外百姓要求国师求雨。孙悟空与他打赌求雨,虎力大仙当仁不让,孙悟空见强龙不压地头蛇就让他先求雨,自己暗中买通众神,让虎力大仙一败涂地

例句有什么话说呢?这就叫~!

强龙不压地头蛇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lóng), 龙部,共5画

1.(象形。甲骨文,象龙形。本义:古代传说中一种有鳞有须能兴云作雨的神异动物)。

2.同本义。传说中的一种长形、有鳞、有角的神异动物,能走,能飞,能游泳,能兴云作雨

3.封建时代用龙作为皇帝的象征。

4.喻不凡之士,豪杰之士。

5.喻骏马。

6.姓。

读音(shé,yí), 虫部,共11画

1.(形声。从虫,它声。本写作“它”。甲骨文字形,是象形字。本义:一种爬行动物)。

2.同本义。

3.象征国君、君子等。

1.——见“委蛇”(wēiyí)。

读音(qiáng,qiǎng,jiàng), 弓部,共12画

1.倔强;固执。

2.僵硬。

1.(形声。从虫,弘声。本义:米中小虫)。

2.同本义。

3.襁褓。

4.(通彊。弱的反义词)。

5.弓有力。

6.强盛;势力大。

1.强制,强迫。

2.劝勉。

3.勉强。

4.竭力;尽力。

读音(tóu,tou), 大部,共5画

1.(形声。从页(xié),豆声。页,人头。头在战国时期才出现,首出现较早。本义:首)。

2.同本义 本指人的头部,后也泛指各种动物的头部。

3.物的两端或末梢。

4.特指敌对的人。

5.头部有发部分。

6.赌博或买卖中抽的回扣。

1.名词后缀。

2.方位词后缀。

读音(dì,de), 土部,共6画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读音(yā,yà), 厂部,共6画

1.(形声。从土,厌声。本义:崩坏)。

2.同本义。

3.从上往下增加重力,加压。

4.压抑,压制;逼迫。

5.杀。

6.逼近。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