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经地义
天经地义的意思
基本定义
“天经地义”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天理”和“地义”,指的是自然法则和社会道德的正当性。它通常用来形容某种行为或观点合乎自然法则、符合道德伦理,理所当然,无可争辩。
成语来源
“天经地义”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易》中的“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以及《礼记》中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这些古文中提到的“天”与“地”,象征着宇宙的法则和人类社会的道德标准。成语逐渐演变为现代的“天经地义”,表明某种道德或法律上的正确性。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常常用“天经地义”来强调某种行为的正当性。例如,在古代小说中,人物为正义而战时,常会提到这一点。在日常对话中,当有人质疑某种行为的合理性时,另一方可以用“天经地义”来支持自己的观点。此外,在演讲中,发言者可能会引用该成语来增强论点的说服力。
示例句子
- 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 他辞职去帮助贫困地区的孩子,这种无私的行为真是天经地义。
- 在法治社会,人人都应遵守法律,这是天经地义。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理所当然、合情合理、义不容辞。这些成语都表达了某种行为或观点自然而然、符合道德标准的含义。
- 反义成语:不合时宜、违背常理、无理取闹。这些成语则表示某种行为或观点不符合常规或道理。
文化与社会背景
“天经地义”在**文化中具有深厚的道德根基,强调了人们在社会和自然法则下的责任与义务。在现代社会,尽管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但道德伦理依然是人们行为的基石。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中仍然适用,特别是在讨论社会责任和个人道德时。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给人一种坚定、正义的情感联想,让人感到某种事情是理所当然的,不能被质疑。它反映出人们对道德标准的认同,激励着个体在面对不公时勇敢发声。
个人应用
我曾在一次志愿活动中,看到一位老人为了帮助他人而放弃自己的利益。当时我想到“天经地义”,觉得他的无私行为真是值得尊敬。这让我更加坚定了参与公益活动的决心。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可以这样使用:
天地之间法自明,
正义之心心中生。
天经地义行善路,
爱与责任共此生。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self-evident”或“a matter of course”,这些表达同样强调某种事情的理所当然性。然而,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标准和社会责任感可能会影响这些表达的具体使用和内涵。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天经地义”的学,我更加意识到道德与法律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能力,也让我在面对道德困境时,能够更加清晰地判断是非。它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提醒我始终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来源: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来源:--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
引证:
《后汉书·班彪传》:“天经地义,不可改也。”
《汉书·王莽传赞》:“天经地义,不可违也。”
《史记·太史公自序》:“天经地义,不可易也。”
《礼记·乐记》:“天经地义,民之行也。”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天经地义,不可废也。”
故事:周敬王被太子朝赶出京城,晋顷公认为太子朝大逆不道,就联合宋国、卫国、郑国帮助周敬王打败太子朝重新掌政。晋国赵鞅问郑国大臣大叔吉什么是礼,大叔吉引用子彦的话说:“礼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从行动的依据。”
例句:学好科学文化知识是每个学生~的事。
天经地义成语接龙
天经地义字义分解
经
1.(古字为“巠”。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巠声。本义:织物的纵线,与“纬”相对)。
2.同本义。
3.南北纵贯的道路或土地。
4.常道。指常行的义理、准则、法制。
5.经典。
6.历来被尊奉为典范的著作。
1.纺织,把纤维拧成纱。
天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
地
1.还用于状语后或补语前。
1.(形声。从土,也声。本义:大地)。
2.同本义,与“天”相对。
3.地面;陆地。
4.土地;田地。
5.领土,属地;地区 。
6.地方;场所。
义
1.(“仪”的古字)。
2.仪容;状貌。
1.(会意。从我,从羊。“我”是兵器,又表仪仗;“羊”表祭牲。本义:正义;合宜的道德、行为或道理)。
2.同本义。
3.情谊。
4.意义;意思。
5.名义上的。
6.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