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雕泥塑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木雕泥塑”字面意思是用木材雕刻和用泥土塑造的艺术作品。其基本含义是形容人或物的状态非常僵硬,缺乏生气,或形象呆板、不灵活。常用来形容人的神态、表情或者动作。
成语来源
“木雕泥塑”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工艺制作,木雕和泥塑都是传统的艺术形式,它们的特点是静态、固定,无法表现出动态和情感。这个成语可能最早出现在文学作品中,用以形容人的表情和状态,反映出艺术与生活的关系。
使用场景
“木雕泥塑”可以在多种场合使用,包括:
- 文学作品:在小说中形容人物的呆滞状态或情感冷漠。
- 日常对话:用来形容朋友或家人在某种情况下显得无动于衷。
- 演讲:在描述某种现象时,用此成语强调缺乏生气的状态。
示例句子
- 在这个严肃的会议上,大家的表情都像木雕泥塑一样,毫无生气。
- 他的演讲虽然内容丰富,但语气却显得木雕泥塑,让人听得无聊。
- 在舞台上,她的表演仿佛是木雕泥塑,缺乏灵动和情感。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呆若木鸡”:形容呆板、呆滞的状态。
- “面如土色”:形容面色苍白,神情恍惚。
-
反义成语:
- “有声有色”:形容生动形象,有表现力。
- “栩栩如生”:形容形象生动,仿佛活过来了一样。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木雕和泥塑都是非常重要的艺术形式,体现了工匠的技艺和对美的追求。然而,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很多人面临着压力,反映出一种木雕泥塑般的生活状态。这个成语在现代社会仍然适用,用于提醒人们保持活力与情感的表达。
情感与联想
“木雕泥塑”给我的情感反应是无奈和压抑。它让我联想到那些在生活中感到麻木的人,仿佛被生活的重担压得喘不过气来。这个成语提醒我关注周围人的情感状态,鼓励自己和他人保持生机与活力。
个人应用
在一次朋友聚会上,我注意到有位朋友因为工作压力而显得很木雕泥塑,虽然在场但显得心不在焉。我尝试与他交流,分享了一些轻松的故事,慢慢地他开始放松,状态也有所改变。这让我意识到,语言和交流的重要性可以帮助人们打破这种呆滞的状态。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使用“木雕泥塑”:
夜色沉沉如墨染,
月光下影子木雕泥塑。
孤独的心在静默中,
渴望一缕温暖的风。
通过这种表达,展示了人在孤独和寂静中的呆滞状态与内心的渴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以是“like a statue”,也用来形容某人呆滞、没有生气。不同文化中虽然有相似的表达,但背后的文化背景和语境会有所不同。在西方,常常将这种状态与情感压抑或社会压力联系在一起。
反思与总结
对成语“木雕泥塑”的学让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还是情感的载体。它在表达人的状态和情感时具有独特的力量。在语言学中,掌握这些成语可以帮助我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感受,同时也能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
来源:两班文武,如泥塑木雕,无人敢应。
来源:--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卷九
引证: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四十三回:“那船主听了他的话,先还不肯,后来被他七说八说,说得他没了主意,只得木雕泥塑的应允了。”
《儿女英雄传》第十六回:“那老头子也把他自己那一肚子没好气的话,前前后后,断断续续的,说了个木雕泥塑,只不知那十三妹听了长姐儿这话,心里有何见教。”
《醒世恒言·李道人独步云门》:“那先生看看底下人,说道:‘善哉,善哉!我只道只有这和尚木雕泥塑,原来这伙人都是木雕泥塑的。’”
《儒林外史》第四十八回:“那知府木雕泥塑,坐在上面,傍边四五个皂隶喝道:‘快走!’”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紫鹃便把黛玉的病根儿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宝玉,宝玉听了,如木雕泥塑的一般,怔怔的出了神。”
例句:怡红院里的人吓的一个个象~一般。
木雕泥塑成语接龙
木雕泥塑字义分解
雕
1.(形声。从隹(zhuī),周声。从“隹”,表示与鸟类有关。本义:大型猛禽。日间活动的大猛禽(鹰科)力大身大,形态优美,视力敏锐,飞行力强。也叫“鹫”)。
2.同本义。
3.碉堡。
4.治玉
5.引申为雕刻。
6.用彩画装饰
泥
1.(形声。从水,尼声。本义:泥水)。
2.中国古水名,泾水支流,即今甘肃省庆阳地区的东河及其下流马连河。
3.泥土;泥巴。
4.泥水,稀泥;烂泥。
5.一堆捣成或压成的柔软的糊状混合料。
6.读“niè”,通“涅”,染黑。
1.阻塞,阻滞。
2.拘泥于;拘执,不变通。
3.涂沫。
4.糊。
5.软求,软缠;缠着。
木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树木形。上为枝叶,下为树根。“木”是汉字的一个部首。从“木”的字表示树木或木器的名称。本义:树木)。
2.同本义。
3.木料,木材。
4.树叶。
5.棺材。
6.某些木制的器物。
塑
1.(形声。从土,朔(sù)声。本义:用泥土抟成人物形象)。
2.同本义。
3.呆愣。
4.垒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