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īlóng,bùzuòējiāwēng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拼音chīlóngzuòējiāwēng

繁体不癡不聾,不作阿家翁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近义词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的意思

指作为一家之主,对下辈的过失要能装糊涂。

来源:人全贪小利;‘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就算了罢。

来源:-- 钱钟书《围城》

引证

《旧唐书·李光弼传》:“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晋书·庾亮传》:“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后汉书·李固传》:“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

《史记·淮阴侯列传》:“不痴不聋,不作家翁。”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不痴不聋,不成姑公。”

例句钱钟书《围城》:“人全贪小利;‘~’,就算了罢。”

不痴不聋,不作阿家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ā,ē), 阝部,共7画

1.(形声。从阜,可声。本义:大的山陵,大的土山)。

2.同本义。

3.泛指山。

4.山坡。

5.细缯,古代一种轻细的丝织品。

6.曲隅,角落。

1.(汉语名词词头,盛行于魏晋以后)。

2.加在亲属称呼前面有亲昵的意味。

3.加于某些人的姓、名、小名、排行前用作称呼,往往带有一定的感情色彩或尊卑关系。

4.阿托(10-18)的简称。

5.表示疑问、肯定、呼召、祈请等语气。

1.用于表示各种感情(如惊讶)。

1.

读音(lóng), 耳部,共11画

1.(形声。从耳,龙声。本义:丧失听觉能力)。

2.同本义。

3.愚昧;不明事理

读音(wēng), 羽部,共10画

1.(形声。从羽,公声。本义:鸟颈毛)。

2.同本义。

3.假借为“公”。父亲。

4.泛称男性老人。

5.腾涌。

读音(chī), 疒部,共13画

1.(形声。从疒(chuáng),疑声。本义:不聪慧;迟钝)。

2.同本义。

3.疯癫,癫狂。

4.发呆。

5.颠狂病。

读音(jiā,jia), 宀部,共10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宀”(mián),表示与室家有关,下面是“豕”,即猪。古代生产力低下,人们多在屋子里养猪,所以房子里有猪就成了人家的标志。本义:屋内,住所)。

2.同本义。

3.引申表示住宅、房屋。

4.家庭,人家。

5.指夫或妻。

6.大夫统治的政治区域,即卿大夫或卿大夫的采地食邑。

1.

1.词尾。

读音(zuō,zuò), 亻部,共7画

1.作坊,手工业工场。

1.(会意。从人,从乍。人突然站起为作。甲骨文字形,象衣领初作的形状。本义:人起身)。

2.同本义。

3.起来;开始工作。

4.产生,兴起。

5.做;创制;制作;从事某种活动。

6.写作,创作。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