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逸横出的意思
基本定义
“旁逸横出”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旁边逸出,横向出现”。它通常用来形容一个人的思维或行为超出常规,偏离正轨,或者是其言论、观点与主流或正题有所偏离。其基本含义是指不按常规、自由发挥的状态。
成语来源
“旁逸横出”出自《庄子·外物》:“故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故旁逸横出。”在这段话中,庄子强调的是知识的局限性和超越常规思维的重要性。庄子提倡自由的思想和灵活的思维方式,认为不拘泥于固定的逻辑和框架,才能更好地理解世界。
使用场景
- 文学作品:常用来形容文学作品中人物的思维突破传统界限,展现出独特的视角。
- 日常对话:在讨论某个话题时,可以用来形容某人的观点偏离了讨论的主题。
- 演讲:在演讲中,讲者可能会用这个成语来鼓励听众要有创新思维,勇于探索新的领域。
示例句子
- 在这次会议上,李经理的发言有些旁逸横出,虽然引人深思,但却未能切中要点。
- 他在创作过程中常常旁逸横出,最终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
- 我们在讨论时不妨旁逸横出,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新思路。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出奇制胜(指通过奇特的方法取得胜利),不拘一格(形容不受限制、自由发挥)。
- 反义成语:循规蹈矩(指严格遵循规章制度,不敢有所偏离),一成不变(形容事物没有变化,保持原样)。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传统思想往往强调规范与秩序,因此“旁逸横出”的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传统的挑战与创新的追求。在现代社会,尤其是在科技、艺术等领域,鼓励旁逸横出的思维方式常常被视为推动进步的重要动力。
情感与联想
“旁逸横出”让我联想到创造力和独立思考的重要性。在学*和生活中,勇于尝试新思路、新方法,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这个成语让我意识到,适当的偏离可能是创新的起点。
个人应用
在我的学*中,曾经在一个项目中尝试旁逸横出,偏离了原定的研究方向,结果发现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进而提出了一个更具创意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深刻认识到灵活思维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个夏日的午后,阳光透过树叶洒落在地上,思绪旁逸横出,仿佛我可以触摸到那飘渺的梦想,心中无拘无束,像一只自由飞翔的鸟儿,穿越云层,探索未知的世界。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可能是“thinking outside the box”,强调从常规思维中跳出,寻找创新的解决方案。不同文化中对创新和传统的态度影响了这些表达的使用频率和语境。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成语“旁逸横出”的学,我深刻理解了创新与传统之间的辩证关系。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灵活运用成语不仅能提高表达的丰富性,也能更好地传达思想和情感。这个成语提醒我,勇于探索与创新是不断进步的重要动力。
引证:
《清史稿·文苑传·郑板桥》:“其画旁逸横出,别具匠心。”
《明史·文苑传·徐渭》:“书画旁逸横出,自成一家。”
《宋史·文苑传·苏轼》:“文章旁逸横出,不拘常法。”
《唐诗纪事·李白》:“其诗旁逸横出,意态横生。”
《文心雕龙·定势》:“旁逸横出,不拘一格。”
旁逸横出成语接龙
旁逸横出字义分解
逸
1.(会意。从辵(chuò)兔。兔子善于奔逃。本义:逃跑)。
2.同本义。
3.奔跑。
4.超越。
5.释放;从约束、禁闭、奴役下释放出来。
6.隐逸,退出社会而隐居起来。
横
1.(形声。从木,黄声。本义:门框下部的横木)。
2.同本义。
3.侧,旁边。
4.古代负有督察记录权责的官员,可以入人于罪者。
5.地理上指东西向。与“纵”相对。
6.跟地面平行的。
1.横暴;放纵。
2.祸害。
旁
1.(古通“傍”)。
2.依傍;依附。
3.靠近。
4.依照;仿效。
5.诽谤。
1.(形声。从二阙,方声。本义:大;广)。
2.同本义。
3.又。
4.别的,其他的。
5.旁边。古同“傍”。
6.附近。
出
1.(象形。象草木益滋上出达之形。本义:长出)。
2.同本义。
3.引申为出入的“出”。出去,出来,与“入”相对。
4.出现;显露。
5.生产;产生。
6.高出;超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