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āngwàirén

方外人

拼音fāngwàirén

繁体方外人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僧道"

近义词方外之人

方外人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方外人”字面意思是“在方外的人”。这里的“方”指的是一般的社会或世俗的范畴,而“方外”则表示超出常规、世俗的范围,因此“方外人”通常指的是那些与世俗生活无关,或者追求精神、哲学、艺术等更高层次的人士,比如隐士、道士、学者等。

成语来源

“方外人”一词源于古代道家文化,尤其与老子和庄子的思想有关。道家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方外人就是那些超越了世俗纷扰、追求精神自由的人。在《庄子》中,常提到隐士和追求道理的人士,这些人物正是方外人的典型代表。

使用场景

“方外人”可以在多种场景中使用:

  • 文学作品:在古典诗词中,常用来描述隐士或追求理想的人。
  • 日常对话:在朋友聚会上,谈论一些追求精神生活的人时可以提到。
  • 演讲:在讲述社会价值观或人生哲学时,提及方外人可以引发听众的思考。

示例句子

  1. 他常常向往山中的方外人,渴望摆脱城市的喧嚣。
  2. 在这个浮躁的时代,能够像方外人一样追求内心的平静,实属不易。
  3. 书中描绘的方外人,生活简单而充实,让我深受启发。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高人一等:指在某方面超出常人的人,虽然有相似之处,但通常更多强调能力或成就。
    • 隐士:特指躲避世俗生活的人,侧重于个人选择的生活方式。
  • 反义成语

    • 趋炎附势:指迎合权势,追逐名利,与方外人所追求的精神自由正好相反。
    • 俗人:指普通人,过着世俗生活,与方外人的超脱形成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追求精神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方外人有着重要地位。随着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开始重新思考生活的意义,方外人的形象在当代也得到了新的理解与关注。现代社会中,许多人向往简单、自然的生活,方外人的生活方式反映了对这种理想的追求。

情感与联想

“方外人”这个成语给人一种超脱、宁静的感觉,联想到那些隐居山林、追求内心平和的人物。它激发了人们对简单生活的向往,也引起对现代社会压力的反思。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常常感到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有时我会想起“方外人”的生活方式。通过阅读一些关于隐士的书籍,我开始尝试更简单的生活方式,比如减少社交活动,去大自然中散步,寻找内心的宁静。

创造性使用

在诗歌中,我可以这样使用“方外人”:

青山远眺云朵飞,
方外人间梦自追。
淡泊明志心无扰,
隐居山水乐无归。

跨文化比较

在西方文化中,有类似于“方外人”的概念,比如“hermit”(隐士),他们同样追求与世隔绝的生活。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对超脱世俗生活的向往在不同文化中都是一种共通的情感表达。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方外人”的学*,我体会到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平静的重要性。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生活中更加关注内心的需求与精神的追求。这个成语让我反思现代社会的价值观,激励我去探索更高层次的生活方式。

来源:你究竟是方外人。岂有个才明保了的就撤省的道理呢?

来源:-- 清·刘鹗《老残游记》第19回

引证

《庄子·秋水》:“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尾于涂中乎?’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庄子·齐物论》:“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胡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

《庄子·大宗师》:“颜回问仲尼曰:‘孟孙才,其母死,哭泣无涕,中心不戚,居丧不哀。无是三者,以善处丧盖鲁国。固有无其实而得其名者乎?回壹怪之。’仲尼曰:‘夫孟孙氏尽之矣,进于知矣。唯简之而不得,夫已有所简矣。孟孙氏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知就先,不知就后;若化为物,以待其所不知之化已乎!且方将化,恶知不化哉?方将不化,恶知已化哉?吾特与汝,其梦未始觉者邪!且彼有骇形而无损心,有旦宅而无情死。孟孙氏特觉,人哭亦哭,是自其所以乃。且也相与吾之耳矣,庸讵知吾所谓吾之乎?且汝梦为鸟而厉乎天,梦为鱼而没于渊。不识今之言者,其觉者乎,其梦者乎?造适不及笑,献笑不及排,安排而去化,乃入于寥天一。’”

《列子·黄帝》:“列子师老商氏,友伯高子,进二子之道,乘风而归。尹生闻之,从列子居,数月不省舍。因间请蕲其术者,十反而十不告。尹生怼而请归,列子又不命。尹生退数月,意不已,又往从之。列子曰:‘汝何去来之频?’尹生曰:‘曩章戴有请于子,子不我告,固有憾于子。今复脱然,是以又来。’列子曰:‘曩吾以汝为达,今汝之鄙至此乎?姬!将告汝所学于夫子者矣。自吾之事夫子友若人也,三年之后,心不敢念是非,口不敢言利害,始得夫子一眄而已。五年之后,心庚念是非,口庚言利害,夫子始一解颜而笑。七年之后,从心之所念,庚无是非;从口之所言,庚无利害,夫子始一引吾并席而坐。九年之后,横心之所念,横口之所言,亦不知我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彼之是非利害欤;亦不知夫子之为我师,若人之为我友:内外进矣。而后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心凝形释,骨肉都融;不觉形之所倚,足之所履,随风东西,犹木叶干壳。竟不知风乘我邪?我乘风乎?今女居先生之门,曾未浃时,而怼憾者再三。女之片体将气所不受,汝之一节将地所不载。履虚乘风,其可几乎?’”

《庄子·逍遥游》:“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方外人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āng), 方部,共4画

1.(象形。下从舟省,而上有竝头之象。故知并船为本义。本义:并行的两船;泛指并列;并行)。

2.同本义。

3.等同;相当。

4.比拟。

5.辨别。

6.占有。

读音(wài), 夕部,共5画

1.(会意。从夕,从卜。通常在白天占卜,如在夜里占卜,表明边疆(外)有事。又有人说,因为要在外过夜,故要卜问吉凶。本义:外面;外部)。

2.同本义。与“内”或“里”相对。

3.外表;仪表。

4.表面。

5.古代妻子对丈夫的称呼。

6.外地;异乡。

读音(rén), 人部,共2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象侧面站立的人形。“人”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能制造工具改造自然并使用语言的高等动物)。

2.同本义。

3.某人;某种人;某些人。

4.别人,他人。

5.民,百姓。

6.指成年人。

方外人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