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操易节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改操易节”字面意思是改变操守和节操。其基本含义是指一个人改变了自己的原则、信念或道德标准,通常带有贬义,暗示对其品德的怀疑和不屑。
成语来源
“改操易节”出自《荀子·荣辱》,原文为“故君子之行,改操易节”。荀子在这里强调君子应保持稳重和原则,不应轻易改变自己的操守和节操。该成语反映了古代**对于道德和品德的重视,尤其是在士人阶层中。
使用场景
“改操易节”可以在多种场景下使用:
- 文学作品:在小说中,某个角色为了个人利益而背叛朋友时,旁白可以提到他“改操易节”。
- 日常对话:朋友之间讨论某个政治人物的变化时,可以说他“改操易节”,指其立场不坚定。
- 演讲:在道德教育或政治演讲中,讲者用此成语警示听众要坚持原则,避免“改操易节”。
示例句子
- 他为了职位而改变立场,真是让人感到“改操易节”。
- 作为一名教师,我始终认为应该坚守自己的教育理念,不能“改操易节”。
- 在面对利益诱惑时,我们更要警惕“改操易节”的倾向。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背信弃义:形容不守信用,抛弃义气。
- 抛弃原则:指放弃自己原本坚持的道德或信念。
这些成语都强调道德上的背叛和原则的放弃。
- 反义成语:
- 坚守信念:指坚持自己的信仰和道德标准。
- 不忘初心:指始终保持最初的理想和信仰。
这些成语强调坚持原则和信仰的重要性。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操守和节操被视为一个人品德的重要体现。“改操易节”体现了古代士人的理想,强调道德的重要性。现代社会中,尽管价值观多元化,但对品德的要求依然存在,尤其在商界和政治领域,仍然有人用此成语来指责那些为了利益而改变立场的人。
情感与联想
“改操易节”让我联想到信仰与道德的坚守。它提醒我在生活中要保持对原则的坚持,不被外界的诱惑所动摇。这个成语也让我思考如何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中保持自己的真实与诚信。
个人应用
在工作中,我遇到一位同事因个人利益而改变了对公司的看法,曾经的支持者变成了批评者。这让我想到了“改操易节”,并反思自己是否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妥协自己的信念。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能这样使用“改操易节”:
风吹花落影无痕,
一朝变节心已昏。
曾许明月共此生,
今朝何以诉长恨。
这首诗表达了因改变信念而带来的遗憾和痛苦。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o sell one's soul”,字面意思是把自己的灵魂出卖,隐喻为了利益而放弃原则。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在两种文化中都强调了道德的背叛。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改操易节”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道德和信念的重要性。这个成语不仅是对品德的警示,也提醒我们在复杂的社会中,如何保持自己的原则和信仰。在我的语言学中,它为我提供了更丰富的表达方式,也增强了我对道德讨论的敏感性。
来源:自春讫夏,寇乱尽平,诸幽邃巴、醴、由、诞邑侯君长,皆改操易节,奉礼请见,郡境遂清。
来源:-- 《三国志·吴志·黄盖传》
引证: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以操易节,非所以安军纪,固国运也。”
《明史·海瑞传》:“瑞以操易节,非所以安民心,固国本也。”
《宋史·岳飞传》:“飞以操易节,非所以安军心,固士气也。”
《晋书·王导传》:“导以操易节,非所以安国家,固民心也。”
《后汉书·王允传》:“允以操易节,非所以安社稷,固宗庙也。”
改操易节成语接龙
改操易节字义分解
节
易
1.(象形。本义:蜥易)。
2.换,交换。
3.改变,更改。
4.替代。
5.蔓延;传播。
6.治,整治。
改
1.(会意。甲骨文字形,左边是“己”,象一个跪着的小孩子;右边是“攴”(pū),象以手持杖或执鞭。表示教子改过归正之意。本义: 改变)。
2.同本义。
3.改正;纠正。
4.重新;再。
5.另行;改任。
6.姓。
操
1.(形声。从手,(sào)声。本义:拿着,握在手里)。
2.同本义。
3.引申为掌握。
4.从事。
5.操练。
6.弹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