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ōngliùxià

五冬六夏

拼音dōngliùxià

繁体五冬六夏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五冬六夏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五冬六夏]”的字面意思是“冬天五个,夏天六个”,其基本含义用来形容气候极为温和,四季变化不明显,通常用于形容地理环境或气候条件良好,适合人居住和农业发展。

成语来源

“[五冬六夏]”的具体来源并不明确,但其构成可以理解为对四季气候的对比。古代文人常常将自然环境与人类生活联系在一起,记录气候变化及其对生活的影响。这种成语的形成往往与古代的农业社会密切相关,反映出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使用场景

该成语常用于文学作品、气象报告、旅游宣传以及日常对话中。例如:

  • 在描述某个地方的气候时,可以说:“这里的气候真是五冬六夏,非常适合居住。”
  • 在旅游推广中,旅行社可能会用此成语来吸引游客:“我们的度假村四季如春,五冬六夏,是您理想的避暑胜地。”

示例句子

  1. “在这个小镇上,五冬六夏的气候让人们的生活非常舒适。”
  2. “科研团队在该地区进行的气候研究表明,五冬六夏的现象有助于农作物的生长。”
  3.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许多地方的气候条件正在发生变化,原本的五冬六夏可能会变得不再稳定。”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四季如春”:形容气候温和,适合居住,强调的是四季皆良好的状态。
  • 反义成语

    • “严寒酷暑”:形容气候极端,冬冷夏热,强调气候的不适宜。

文化与社会背景

“[五冬六夏]”体现了**传统文化中对自然环境的重视。在农业社会,气候直接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人们的生活质量。现代社会中,虽然科技进步使得人们对气候的适应性增强,但这一成语仍然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给人一种温暖、舒适的感觉,联想到美好的生活环境。它使人们在表达时更容易传递出对自然环境的珍视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去过一个气候温和的地方,那里四季如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在和朋友交流时,提到那里“真是五冬六夏,让人留连忘返”,这样的表达让对方能够直观地感受到那里的气候特点。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

春风拂面暖阳照,
五冬六夏乐逍遥。
田间稻穗金黄灿,
人间乐土梦常骄。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气候温和、生活美好的理想乡。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有“eternal spring”这样的说法,用以描述一个四季如春的地方。虽然表达方式不同,但相同的是都传达对温暖气候的向往和赞美。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五冬六夏]”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气候对生活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更加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主题。在语言学中,成语的运用能够增加表达的深度与文化内涵,是非常宝贵的学*资源。

来源:不论白天黑夜,五冬六夏,她穿着件小破花褂子,在那儿放哨。

来源:-- 魏巍《山雨》

五冬六夏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xià), 夂部,共10画

1.(会意。据小篆字形,从页,从臼,从攵。页(xié),人头。臼(jù),两手,攵(suī),两足。合起来象人形。本义:古代汉民族自称)。

2.同本义。也称华夏、诸夏。

3.泛指中国。

4.朝代名。

5.中国历史上的第一王朝,系传说中禹的儿子启所建立,奴隶制国家,建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北),即夏后氏。

6.封建割据政权或农民起义政权称号 东晋末,公元407年匈奴贵族赫连勃勃建夏国,建都统万城(今陕西横山西北) 隋末窦建德于公元618年建立夏国,都乐寿(今河北献县) 北宋仁宗时,赵元昊于1032年建立夏国,史称西夏,都兴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东南) 元末明玉珍于公元1362年建立夏国,都重庆。

读音(dōng), 夂部,共5画

1.(会意。表示时序终了,已进入寒冷季节。四季中的第四季,即农历十月至十二月)。

2.一年四季中秋春之间的季节,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3月,农历十月到十二月。

3.冬月,阴历十一月的俗称。

4.最后,终。

读音(liù,lù), 八部,共4画

1.五加一的和。

2.《易》卦之阴爻称为六。

3.六次。

4.工尺谱记音符号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5.古国名 。周封皋陶的后代在六。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6.姓。

1.古国名 。故城在今安徽省六安县北。

2.古县名。在今安徽省六安县。

读音(wǔ), 二部,共4画

1.(五,会意。从二,从乂。“二”代表天地,“乂”表示互相交错。本义:交午,纵横交错) 同本义。

2.四加一的和。

3.古代军队编制单位,五人为伍。

4.偶;相类。

5.工尺谱中的音名之一,表示音阶上的一级。

6.五行。

五冬六夏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