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shàngxià

不分上下

拼音fēnshàngxià

繁体不分上下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用于人或事物"

近义词不分高下不分胜负

不分上下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不分上下”字面意思是“没有上下之分”,引申为在某种情况下没有高低、优劣之分,通常用于形容事物、人物或状况相当,难以区分。

成语来源

“不分上下”源自汉语,具体的历史背景不是很清楚,但可以推测其使用伴随着社会的变化,尤其是在对平等、对比的讨论中。成语强调的是一种均衡的状态,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公平与公正的追求。

使用场景

在文学作品中,“不分上下”常用来形容两种力量、才能、品质等相当的情况。在日常对话中,可以用来描述竞争或对比的情境,如两名**员的水平相当。在演讲中,可以用来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说明每个人的贡献都同样重要。

示例句子

  1. 在这场比赛中,两位选手实力相当,真是不分上下。
  2. 我们的观点不分上下,各有各的道理。
  3. 这两种方案各有优缺点,难以说出哪个更好,实在是不分上下。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势均力敌(形容双方实力相当)、不相上下(形容两者相等)。
  • 反义成语:高下立判(形容分出高低)、悬殊(表示差距很大)。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平等和公平是重要的价值观。不分上下的观念在现代社会中尤为适用,尤其是在强调团队合作与共享成果的环境中。它反映了对每个人贡献的重视。

情感与联想

“不分上下”给我带来一种平等、公正的情感联想。它提醒我在评估事物时要客观,不偏不倚,促进了我思考的全面性。

个人应用

在我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团队成员的意见不分上下的情况。这个成语帮助我理解团队讨论的重要性,促使我更好地倾听每个人的声音,寻找共同的解决方案。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 在这场棋局上,黑白对弈, 棋子纷飞,难分上下。 智者对决,斗智斗勇, 胜负之间,皆是风华。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evenly matched”来表达相似的意思,强调双方的实力相当。这种表达在体育、竞争等场景中常见,显示出不同文化中对平等竞争的重视。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不分上下”的深入分析,我认识到它在语言学*和表达中的重要性。它不仅丰富了我的词汇,还让我在交流中更加精确地表达事物的相似性与平等性。这一成语体现了公平与尊重的价值观,鼓励我在生活中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

来源:一天到晚,粘股糖似的,不分上下,搅在一块儿坐马车、看夜戏、游花园。

来源:-- 曾朴《孽海花》第14回

引证

《资治通鉴·唐纪》:“李靖与李勣,不分上下。”

《后汉书·班超传》:“超与张骞,不分上下。”

《汉书·王莽传》:“莽与光武,不分上下。”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与虞卿,不分上下。”

《左传·僖公二十五年》:“晋侯与齐侯会于葵丘,不分上下。”

例句在法律面前~,一律人人平等。

不分上下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ēn,fèn), 刀部,共4画

1.(会意。从八,从刀。“八”就是分;从“刀”,是以刀剖物,使之分开的意思。本义:一分为二)。

2.同本义。分开,分成,分出,与“合”相对。

3.辨别,区分。

4.分给,分配。

5.离开;离别。

6.分散。

1.所分之物,整体中的一部分。

2.分际,合适的界限。

3.职分;本分。

4.原则;原理。

5.资质。

6.情分。

读音(bù,fǒu), 一部,共4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上面象花蒂的子房,下面象花蕊下垂形。①本义:萼足。《诗·小雅·常棣》:“常棣之花,鄂不韡(wěi)。”郑笺:“承华者曰鄂。”②副词。不。《荀子》:“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用在动词、形容词或个别副词前,表示否定。

3.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4.古疑问词。

5.用来调整音节。

6.大。

读音(xià), 一部,共3画

1.(指事。据甲骨文,上面部分表示位置的界限,下面部分表示在下的意思。本义:下面,位置在下)。

2.同本义。

3.地。

4.臣下;百姓;群众。

5.方面。

6.特指湖泽。

读音(shàng,shǎng), 一部,共3画

1.(指事。小篆字形。下面的“一”表示位置的界线,线上一短横表示在上面的意思。本义:高处;上面)。

2.同本义。

3.上天;天帝。

4.上级;尊长;社会的最高层。

5.君主;皇帝。

6.工尺谱里的“do”称为上。

1.汉语声调之一,普通话上声(第三声)。

1.用在名词后,表示在物体的表面。

2.用在名词后,表示在某种事物的范围以内。

3.表示某一方面。

不分上下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