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ànshān

半壁河山

拼音bànshān

繁体半壁河山

用法"作主语、宾语;指保存丧失的部分国土"

近义词半壁江山东南半壁

反义词金瓯无缺

半壁河山的意思

基本定义

“半壁河山”这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半边的河山”,用来形容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一部分,通常带有某种失落或分裂的意味。基本含义上,它指的是国土的某一部分被占领或失去,常常用来形容国家的沦陷或战争的局势。

成语来源

“半壁河山”源于**历史上多次的战争与分裂,特别是在南北朝、唐末等时期,国家由于内战、外敌入侵而导致领土的分割。具体的典故可以追溯到《宋史·李纲传》中提到的“我大宋半壁河山”,表达了对国家沦陷一部分的忧虑和痛惜。

使用场景

该成语在历史文学作品中常用于描述国家的动荡和分裂。例如,古代诗词中常有对河山失去的感慨。在现代日常对话中,也可以用来形容某个组织或团体的一部分势力或资源被他人夺取。在演讲中,领导者可能会用该成语来强调国家的完整性和团结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1. 在战争中,敌军一举攻陷了我方的半壁河山,令人心痛。
  2.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终于收复了失去的半壁河山。
  3. 这部小说描写了一个国家在内乱后,半壁河山沦陷的悲惨故事。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失地、沦陷、割席断交(虽有区别,但都涉及到失去或分割)。
  • 反义成语:统一、和谐、繁荣昌盛(强调国家或组织的完整与团结)。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历史上,领土的完整性被视为国家稳定和繁荣的重要标志。成语“半壁河山”在现代社会中,仍然能够引起人们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关注,尤其是在面临外部威胁时。它在政治演说中常被引用,以激发民众的爱国情感和团结意识。

情感与联想

“半壁河山”这个成语常引发人们对国家沦陷和失去的悲痛感,带有强烈的历史感和忧虑。它不仅是对物质领土的忧虑,更是一种对文化、历史和民族认同的深切关注。

个人应用

在我生活中,曾经参加过一次关于国家历史的讨论会,大家都提到了“半壁河山”这个成语,表达了对历史遗留问题的思考。通过这样的讨论,我更加理解了国家的完整性与个人命运的紧密联系。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写:

半壁河山今何在,
风烟俱散泪如雨。
英雄泪洒旧战场,
愿将遗志铸新图。

这首诗表达了对失去的惋惜和重建的希望。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可以用“lost territory”或“part of the homeland”来表达类似的意思,但这些表达往往缺乏成语的凝练和深厚的文化背景。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可能存在,但其历史和情感内涵可能有所不同。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半壁河山”的学,我认识到语言不仅是沟通的工具,更是文化和历史的载体。这个成语在我语言学和表达中具有重要意义,它让我更深入地理解了民族情感和历史传承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励我在表达时关注用词的情感与文化内涵。

来源:昊《怀古》四首《咏岳忠武》云:‘将军野战最知名,半壁河山一力撑。’

来源:-- 清·钮琇《觚剩·虎林军营唱和》

引证

《续资治通鉴·宋纪》:“岳飞北伐,连战皆捷,半壁河山,一朝而定。”

《资治通鉴·唐纪》:“李光弼守太原,力战数月,终不陷,半壁河山,赖以不坠。”

《清史稿·曾国藩传》:“国藩督师江南,力战数年,终克金陵,半壁河山,得以保全。”

《明史·戚继光传》:“继光率师北伐,连战皆捷,遂复蓟州,半壁河山,复归版图。”

《宋史·岳飞传》:“飞大呼驰入,贼披靡,遂克复襄阳,半壁河山,一朝而定。”

例句~沉血海,几多知友化沙虫。

半壁河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hé), 氵部,共8画

1.(形声。从水,可声。本义:黄河)。

2.同本义。

3.河流的通称。

4.天河,银河。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读音(bì), 土部,共16画

1.(形声。从土,辟声。本义:墙壁)。

2.同本义。

3.军营;军营的围墙。

4.陡峭的山崖。

5.二十八宿之一,是北方七宿之一。

6.边,面。

读音(bàn), 十部,共5画

1.(会意。从八,从牛。“八”是分解的意思;牛大,易于分割,所以取“牛”会意。本义:一半,二分之一)。

2.同本义。

3.部分的,不完全的。

4.比喻极少的。

半壁河山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