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ùnshǒuzàibài

顿首再拜

拼音dùnshǒuzàibài

繁体頓首再拜

用法"作谓语、状语;用于客套语"

顿首再拜的意思

基本定义

“顿首再拜”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屈膝跪下,恭敬地再三拜礼”。它通常用来表示对某人或某事的极高敬意和恭敬,尤其是在表达感激、崇敬或请求时,语气中带有一种卑微和诚恳的态度。

成语来源

“顿首再拜”起源于古代的礼仪文化,特别是在传统文化中,跪拜是对长辈、上级或神灵表示尊敬的重要方式。历史上,许多文人和士大夫在对、老师或高人表达感激时,会使用这一词汇,体现了**传统的礼仪观念和尊师重道的精神。

使用场景

该成语通常出现在以下几种语境中:

  1. 文学作品:如古典诗词、小说中,常用于表达对恩师、先贤的敬仰。
  2. 日常对话:在与长辈或上级交流时,用以表达自己的尊敬与感激。
  3. 演讲:在正式场合,演讲者可能会用此成语来表达对听众或领导的尊重。

示例句子

  1. 他对老师的教诲铭记在心,顿首再拜,感谢老师的辛勤付出。
  2. 在祭祀祖先的仪式上,后辈们顿首再拜,以示对先人的崇敬。
  3. 见到自己崇拜的偶像,他不禁顿首再拜,表达自己的钦佩之情。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恭敬不如从命”:表示尊敬地接受请求。
    • “礼尚往来”:强调礼仪的重要性,与之有相似的敬意表达。
  • 反义成语

    • “目中无人”:形容不把他人放在眼里,缺乏敬意。
    • “高高在上”:形容自以为是,对他人不屑一顾,缺乏谦卑。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尊重和谦卑是重要的道德观念。成语“顿首再拜”体现了对长辈、师长或权威的尊重。在现代社会,尽管人们的交流方式变得更加随意,但在正式场合和重要的文化活动中,仍然保持这种敬意是必要的,尤其是在传统节日和仪式中。

情感与联想

“顿首再拜”给人一种深切的敬意和感激之情,联想到古人对老师和先贤的崇敬。这种情感反映了对知识和智慧的追求,同时也激励人们在生活中保持谦逊和尊重。

个人应用

在我个人的生活中,我曾在一次敬老活动中,向一位长辈表达感激之情时,使用了“顿首再拜”这个成语。那一刻,我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力量,明白了尊敬与感恩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尝试融入“顿首再拜”:

春风送暖桃花开,
师恩如海情难摧。
顿首再拜感知深,
愿将敬意化春灰。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bow down”,虽然同样表示尊敬,但往往不带有那么强烈的形式感。西方文化中,尊敬的表达方式多样,可能更倾向于口头表达而非身体动作。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顿首再拜”的深入理解,我认识到它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中华文化中尊重和谦卑的体现。在学*和表达中,保持对他人的尊重和感激是非常重要的,这不仅有利于个人的成长,也能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来源:勾践顿首再拜曰:‘孤尝不料力,乃与吴战,困于会稽,痛入于骨髓,日夜焦唇干舌,徙欲与吴王接踵而死,孤之愿也。’

来源:-- 西汉·司马迁《史记·仲尼弟子列传》

例句新正,伏冀为国自重。某~。

顿首再拜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shǒu), 首部,共9画

1.(象形。金文字形,上面是头发和头皮,用以表示头盖;下面是眼睛,用以代表面部。本义:头)。

2.同本义。

3.首领,团体的领导人。

4.开端;开头;前端。

5.要领。

6.剑柄上的环。

读音(dùn), 页部,共10画

1.——“冒顿”(Mòdú):汉匈奴族的单于(chán yú)。

1.(形声。从页(xié),屯声。从“页”,表示与头有关。本义:叩头,磕头)。

2.同本义。

3.用脚底或用脚使劲往下踩。

4.倒下,跌倒。

5.舍弃;废弃。

6.劳累疲弊。

读音(bài), 手部,共9画

1.(会意。从两手,从下。《说文》古文上象两手,丅为“下”的古体。《说文》引扬雄说:“拜从两手下。”表示双手作揖,或下拜。隶书将“丅”(下)并入右边的“手”之下而成为“拜”,一直沿用至今。本义:古代表示敬意的一种礼节。两手合于胸前,头低到手)。

2.同本义。

3.后世指下跪叩头。两腿跪地,两手扶地,低头。后又作为行礼的通称。

4.拜谢。行拜礼表示感谢。

5.拜见;拜谒。

6.授与官职;任命。

读音(zài), 冂部,共6画

1.(会意。小篆:从一,冓(gòu)省。“冓”是“构”的初文,甲骨文字形,象两部分材木架起的样子。本义:第二次)。

2.同本义。

3.两次。

4.事情或行为重复,继续。

5.重,重新。

6.更,更加 ——表示程度。

顿首再拜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