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ǎnqīngshān

满目青山

拼音mǎnqīngshān

繁体滿目青山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风景或形势等"

反义词环堵萧然满目萧然

满目青山的意思

基本定义:

“满目青山”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眼前都是青翠的山岭。基本含义通常用来形容大自然的美丽景色,特别是山林的青翠景象,给人以清新、舒畅的感受。有时也可以引申为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或心境。

成语来源:

“满目青山”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终南山》:“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虽然成语本身并未直接出现在此诗中,但其意境与表现的自然景观密切相关,后人借此联想到自然的美丽和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

使用场景:

  1. 文学作品:常用于描写自然风光的诗歌或散文中。
  2. 日常对话:在谈论旅行、户外活动或自然景观时,可以用来形容美丽的山景。
  3. 演讲:在环境保护或旅游推广的演讲中,可以用这个成语来强调自然美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1. 春天来了,山上的花开得如火如荼,真是满目青山,令人陶醉。
  2. 每次去乡下,看到满目青山,我的心情都会变得格外愉悦。
  3. 他站在山顶,俯瞰着满目青山,心中感叹大自然的雄伟。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青山绿水(形容优美的自然环境),山清水秀(形容自然环境清新美丽)。
  • 反义成语:满目疮痍(形容满眼看到的都是破坏和伤痛),荒山野岭(形容没有生气的山野景象)。

文化与社会背景:

“满目青山”在**文化中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向往。特别是道教和儒家文化中,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也常用于环保意识的提升,提醒人们珍惜自然资源。

情感与联想:

“满目青山”常常给人带来宁静与舒适的感受,联想到大自然的美好和生命的活力。它激发了人们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常常使人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个人应用:

在我一次爬山旅行中,站在山顶俯瞰满目青山时,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宁静与满足。这种经历让我更加珍惜大自然的美丽,也让我在日常生活中更加关注周围的环境。

创造性使用:

在春风拂面的日子里,他走在山间小路上,四周满目青山,仿佛进入了一个人间仙境。山顶的白云轻轻飘动,似乎在诉说着古老的传说,让他不禁沉醉其中。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有类似表达,如“a mountain of green”,虽然不完全相同,但也传达了对山景的赞美。不同文化中对于自然的赞美和敬畏是相似的,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共同情感。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满目青山”的学,我意识到这个成语不仅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述,更是对心灵的一种抚慰。在语言学与表达中,成语的使用能够丰富我的表达方式,增强文化理解与沟通的深度。

来源:禅师愿达南泉去,满目青山万万秋。

来源:--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第十卷

引证

《送东阳马生序》明·宋濂:“满目青山,岁月如流。”

《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唐·王勃:“满目青山,烟霞满天。”

《岳阳楼记》宋·范仲淹:“满目青山,波光粼粼。”

《醉翁亭记》宋·欧阳修:“满目青山,绿树成荫。”

《游仙窟》唐·张鷟:“满目青山,处处风景。”

例句老夫喜作黄昏颂,~夕照明。

满目青山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qīng), 青部,共8画

1.(会意。从生,从丹。金文字形上面是个“生”字;下面是“丹”字,丹是井字之变。“青”是汉字部首之一。本义:蓝色)。

2.同本义。

3.深绿色。

4.东方的代称。

5.春的代称。

6.青海省的简称。

读音(mù), 目部,共5画

1.(象形。甲骨文和小篆字形。象眼睛形,外边轮廓象眼眶,里面象瞳孔。小篆处理为线条。先秦时期多用“目”,两汉以后,用眼逐渐多起来。“目”具有书面语色彩。本义:眼睛)。

2.同本义。

3.目光;眼力。

4.孔眼。

5.首领;头目。

6.名目,数目;行列。

读音(mǎn), 氵部,共13画

1.(形声。本义:填满,布满)。

2.同本义。

3.足够,达到一定限度。

4.烦闷。

5.饱满;丰满。

6.郁闷,闷塞不畅。

读音(shān), 山部,共3画

1.(象形。甲骨文和金文字形,象山峰并立的形状。“山”是汉字的一个部首。本义:地面上由土石构成的隆起部分)。

2.同本义。

3.形状像山的东西。

4.特指“五岳”。

5.指酒肆的楼上。

6.粗俗。

满目青山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