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ǔdòurán

煮豆燃萁

拼音zhǔdòurán

繁体煮豆燃萁

用法"作主语、谓语、定语;用于兄弟之间"

近义词自相残杀相煎太急相煎何急燃萁煮豆燃萁煎豆同室操戈

反义词辅车相依情同手足亲密无间

煮豆燃萁的意思

基本定义

“煮豆燃萁”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将豆子煮熟时用来燃烧的豆秸,指的是在自家人之间进行伤害或内斗。基本含义是比喻兄弟间相残或亲人相争,强调因内部矛盾而导致的伤害。

成语来源

该成语出自《庄子·外物》,原文描述了一个故事:有一个兄弟在煮豆时用豆秸来生火,豆子与豆秸是同根生的,但最终却用豆秸来烧豆子,这里反映了亲人之间的相残现象。庄子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人性中的复杂和矛盾。

使用场景

“煮豆燃萁”可以在多种场合下使用:

  1. 文学作品:在小说或散文中用来描写家庭矛盾或兄弟争斗的情节。
  2. 日常对话:在讨论家庭关系、朋友间的争斗时,可以用来形容相互之间的伤害。
  3. 演讲:在政治或社会问题讨论中,提到内部争斗和分裂现象时可以引用。

示例句子

  1. 这场争执真是煮豆燃萁,大家都是亲戚,何必要如此伤害彼此呢?
  2. 在职场上,某些同事之间的竞争就像煮豆燃萁,最终只会损害整个团队的利益。
  3. 兄弟间的争吵就像煮豆燃萁,明明是亲人,却为何要互相伤害?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自相残杀:指自己人之间互相残杀,强调的是内部斗争的残忍。
  • 内斗:指内部之间的争斗或矛盾,语义与“煮豆燃萁”相近。

反义成语

  • 同舟共济:意为在同一条船上共同渡过难关,强调团结与合作的精神。
  • 和睦相处:指家庭或团体内部的和谐关系,与“煮豆燃萁”的对立关系形成鲜明对比。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家庭和亲情被高度重视,而“煮豆燃萁”反映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和矛盾。现代社会中,这个成语仍然适用,尤其在家庭、职场等环境中,内斗和矛盾时有发生,提醒人们重视团结和和谐。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让我联想到家庭内部的矛盾和争斗,往往伤害的是最亲近的人。它引发了对和睦相处的思考,也让我意识到在关系中沟通与理解的重要性。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历过一次家庭聚会,由于意见不合,导致大家争吵。此时,我想到了“煮豆燃萁”,提醒自己和家人要珍惜这份亲情,最终我们通过沟通解决了分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我可以这样运用:

煮豆燃萁争相斗,
血浓于水何所求。
亲情如火焰渐熄灭,
愿携手共度此生愁。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类似的表达是“to shoot oneself in the foot”,强调因内部冲突而自伤的情况。虽然文化背景不同,但都反映了内斗带来的伤害。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煮豆燃萁”的学*,我更加理解了家庭和友谊的重要性,以及在面临矛盾时,如何通过沟通和理解来避免伤害。这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让我在处理人际关系时更加谨慎。

来源: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法,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

来源:--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

引证

《旧唐书·文苑传下·刘蕡》:“蕡字去华,昌平人。博学善属文,尤精《左氏春秋》。沈健有谋,浩然有救世意。自负王佐才,议论激切,为时所排。太和初,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策入等,释褐秘书省校书郎。或劝以文行取名,蕡曰:‘汉成帝谓刘向曰:“世俗皆以刘向党善人。”向曰:“善人国之纪也,党之则安得立?”夫善人固不党,其孰肯党恶人哉?”蕡对曰:“臣闻善人天地之纪,其孰肯乱之?”上曰:“然则何由?”对曰:“由乎人君之不明也。人君不明,则善恶不分,贤愚莫辨,邪正在位,忠良摈弃,是以谗邪得志,善人道消,国之不国,由乎此也。”上曰:“朕夙夜孜孜,惟欲清静,使天下无事。然则如之何而可?”对曰:“臣闻尧舜之世,垂拱无为而天下治。盖由群臣各尽其忠,众庶各尽其力,是以朝无阙政,国无废事。今陛下虽欲法尧舜,然群臣各以其意为治,是以政多驳而不纯。陛下诚能择其忠良,使各举所知,以付其任,则群臣争以事为己任,众庶争以力为己力,朝无阙政,国无废事,天下治矣。”上曰:“然则谁可使者?”对曰:“臣闻古之王者,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是以尧举舜于畎亩之中,舜举禹于司空之职。忠良在朝,谗邪在野,是以天下治也。今陛下诚能法古之

《南史·文学传·刘勰》:“勰字彦和,东莞莒人。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与之居处,积十余年,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今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天监中,兼东宫通事舍人,时七庙飨荐,已用蔬果,而二郊农社,犹有牺牲,勰乃表言二郊宜与七庙同改。诏付尚书议,依勰所陈。迁步兵校尉,兼舍人如故。昭明太子好文学,深爱接之。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引而次之。其序曰:‘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岂取驺奭之群言雕龙也。夫宇宙绵邈,黎献纷杂,拔萃出类,智术而已。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勰为文长于佛理,京师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有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启求出家,先燔鬓发以自誓,敕许之。乃于寺变服,改名慧地。未期而卒。文集行于世。”

《晋书·文苑传·左思》:“思归,作《咏史》诗,其二曰:‘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金张藉旧业,七叶珥汉貂。冯公岂不伟,白首不见招。’其三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故事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很妒忌兄弟曹植的才华,想找一个借口把他杀死,命令他在七步之内作出一首诗,否则处死。曹植作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曹丕只好贬他去镇守边疆

例句~伤往昔,而今团结乐陶陶。

煮豆燃萁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dòu), 豆部,共7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形似高脚盘,或有盖。汉字部首之一,从“豆”的字或与食器有关。或与豆类有关。本义:古代一种盛食物的器皿)。

2.同本义。形似高足盘,或有盖。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出现,盛行于商周时,多陶制,也有青铜制或木制涂漆的。后世也作礼器。

3.又。

4.古代容器 。亦为容量单位,四升为一豆。

5.“豆”假借为“菽”,豆类植物的总称。

6.古代重量单位 。十六黍为一豆,六豆为一铢,二十四铢重一两,十六两为一斤。

读音(qí), 艹部,共11画

1.豆秸。

读音(rán), 火部,共16画

1.(形声。从火,然声。“然”有表意作用。本作“然”。“燃”是后起字。本义:燃烧)。

2.同本义。

3.引火点着。

读音(zhǔ), 灬部,共12画

1.(形声。从火,者声。本义:把东西放在有水的锅里加热使熟) 同本义。

2.又。

3.煮盐,熟盐 。熬干含盐的水分,提取食盐。

煮豆燃萁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