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àntáozāi

避难逃灾

拼音nàntáozāi

繁体避難逃災

用法"作谓语、宾语;指逃避灾难"

近义词逃灾避难

避难逃灾的意思

基本定义

“避难逃灾”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躲避灾难和困境,寻求安全和安宁。它通常指在遭遇天灾人祸时,人们为了生存和保护自己而采取的逃避措施。

成语来源

该成语的具体历史来源并不明确,但可以从字面上理解为“避难”与“逃灾”两个部分。“避难”强调寻找避难所以逃避危险,而“逃灾”则指逃避灾难。历史上,很多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都提到过人们在遭遇自然灾害或战争时的逃避行为,这些情境反映了人类在困境中的求生本能。

使用场景

“避难逃灾”可以应用于多种场合:

  • 文学作品:在描述战争、自然灾害等情境时,常用来形容人们的无奈选择。
  • 日常对话:谈论社会问题或灾害时,可以用来形容人们的反应和行为。
  • 演讲:在讨论社会安全、灾难应对策略时,常常提到该成语以引发共鸣。

示例句子

  1. 在洪水来临之际,许多人不得不避难逃灾,四处寻找安全的地方。
  2. 战争爆发后,成千上万的难民被迫避难逃灾,离开了自己的家园。
  3. 面对即将到来的台风,居民们纷纷避难逃灾,确保自身安全。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

    • “逃生避难”:强调在危急情况下寻找生存的可能。
    • “避祸逃灾”:侧重于逃避灾祸的行为。
  • 反义成语

    • “迎难而上”:指面对困难时不退缩,勇敢挑战。
    • “安于现状”:指对现有的生活状况感到满意,不愿意改变。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历史上,自然灾害和战争频繁,许多文人墨客在诗词中表达对避难逃灾的感慨。现代社会中,随着自然灾害的频发和人们对安全的重视,该成语的使用也越来越普遍,反映了人们对生存安全的关注。

情感与联想

该成语常常带有一种无奈和悲怆的情感色彩,联想到人们在灾难面前的脆弱和无助。它提醒人们珍惜生活、关注安全,并在遇到困难时,尽量寻找解决之道。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经历过一次自然灾害,当时我和家人需要迅速避难逃灾。那次经历让我深刻体会到人们在危急时刻的反应和决策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炎热的夏天,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席卷而来。人们纷纷奔向避难所,彼此间的关心与扶持让人感受到温暖。正如古诗所言:“风雨欲来时,众人皆避难”。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对应的表达可以是“flee from disaster”,同样传达了逃避灾难的含义。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反映了人们在面对危险时的共同心理。

反思与总结

“避难逃灾”不仅是一个描述行为的成语,更是对人类本能的深刻反思。在学*和使用该成语的过程中,我意识到语言不仅是交流的工具,更是文化和情感的载体,帮助我们理解人类共同的经历和情感。

来源:争奈宋江出身微贱,郓城小吏,犯罪在逃,权居梁山水泊,避难逃灾。

来源:--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5回

避难逃灾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nán,nàn,nuó), 隹部,共10画

1.(形声。从隹(zhuī)?声。从隹,与鸟有关。①本义:支翅鸟。②假借为困难)。

2.困难;艰难;不容易。

3.不可;不好。

4.为难,畏难;感到困难。

5.使感到困难。

6.

1.灾难;祸害,人为而产生的祸害。

2.兵难,指反抗或叛乱。

3.怨仇;仇敌。

4.诘问;责难。

5.抵挡;拒斥。

6.论说;争辩。

读音(bì), 辶部,共16画

1.(形声。从辵(chuò),辟声。本义:躲开,回避)。

2.同本义。

3.离去。

4.逊让 如:避让(谦让;辞让);避贤(让贤);避荣(辞让荣华);避路(让路)。

5.隐藏。

读音(táo), 辶部,共9画

1.(形声。从辵(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

2.同本义。

3.逃避,回避。

4.离开。

5.叛,离,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

读音(zāi), 火部,共7画

1.(会意。甲骨文字形,象火焚屋的形状。小篆从川,表水;从火。水火都是灾祸之源。本义:火灾)。

2.同本义。

3.灾害,祸患。

4.罪恶。

5.伤害,使受灾害。

6.焚烧。

避难逃灾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