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ēngxiàng

遗风余象

拼音fēngxiàng

繁体遺風餘象

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遗风余象的意思

基本定义:

“遗风余象”是一个成语,字面意思是“留存的风气和迹象”,基本含义是指在某种风气、文化或现象消逝后,仍然留存下来的影响或痕迹。常用于描述传统文化、历史风貌或某种特定思想在后续时代中的延续。

成语来源:

“遗风余象”出自《孟子·万章上》,原文为“遗风余象,未尝不仁。”这里的“遗风”指的是遗留下来的风尚,“余象”则是指遗留下来的痕迹。这一成语反映了传统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重要性,以及对道德仁义的追求。

使用场景:

“遗风余象”可用于多种场景,例如:

  • 文学作品:在描写古代文化遗产时,常用来形容那些仍然存在的传统或风俗。
  • 日常对话:人们在讨论某种文化或*俗的影响时,可以使用这个成语。
  • 演讲:在谈论文化传承、教育或历史时,这个成语能够有效地传达传承的重要性。

示例句子:

  1. 这座古老的建筑蕴含了许多遗风余象,令人感受到昔日繁华。
  2. 尽管现代科技迅速发展,但在我们的生活中仍然可以看到许多遗风余象。
  3. 在这部小说中,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历史遗风余象的深远影响。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遗迹、余韵、风华遗存。它们都强调了某种文化或现象的延续性。
  • 反义成语:一去不复返、风头已劲。前者强调消逝的彻底性,后者则强调新事物的强势取代。

文化与社会背景:

“遗风余象”在**文化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继承。在现代社会,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许多传统文化面临消失的威胁,因此这一成语也提醒我们重视文化的保护与传承。

情感与联想:

这个成语常让我联想到怀旧和对传统的尊重。它强调了文化的延续性,让人感受到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同时也引发对未来文化发展的思考。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我曾经参加过一次传统文化节,看到许多遗风余象,例如传统的手工艺、民间舞蹈等,这些都让我深刻体会到文化传承的重要性。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诗中可以这样融入“遗风余象”:

古道西风瘦马行,
遗风余象尚存情。
人间烟火依稀在,
千年传承自有声。

跨文化比较:

在其他文化中,类似的表达也存在。例如,英语中的“legacy”常用来指代文化、思想的遗留,虽然其使用范围更广泛,但在文化传承的背景下也有相似之处。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遗风余象”的学*,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文化传承的重要性。这一成语不仅丰富了我的语言表达,也使我在思考历史与现代、传统与未来的关系时,有了更深的认识。它提醒我们珍惜并保护那些在变迁中留下的文化印记。

来源:古者壶矢之制,揖让之容,今虽阙焉,然其遗风余象犹仿佛也。

来源:-- 宋·司马光《投壶新格》

遗风余象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fēng,fěng), 风部,共4画

1.(形声。从虫,凡声。“风动虫生”故字从“虫”。本义:空气流动的自然现象;尤指空气与地球表面平行的自然运动)。

2.同本义。

3.风俗;风气。

4.风范,气度,韵致。

5.风声,消息。

6.“诗经”六义之一。指《诗经》中三种诗歌类型的一种,即《国风》中收集的民俗歌谣。

1.讽刺;委婉劝告

1.比喻感化。

读音(wèi,yí), 辶部,共12画

1.给予;馈赠。

2.送交;交付。

3.输送。

4.加给。

1.(形声。从辵(chuò),贵声。本义:遗失)。

2.同本义。

3.遗漏,因疏忽而漏掉。

4.遗弃;舍弃。

5.不自主地排泄。

6.残存。留下。

读音(xiàng), 豕部,共11画

1.(象形。甲骨文字形,突出其长鼻。本义:大象,一种哺乳动物)。

2.象科的,特别是象属(Elephas)和非洲象属(Loxodonta)的体型极大而粗重的几乎无毛的四足动物。

3.象牙的省称。

4.人的外貌。

5.肖像,用水墨画、油画、素描或其他绘画手法描绘的人面部的像。

6.象征。

读音(yú), 人部,共7画

1.(形声。从食,余声。本义:饱足)。

2.饱足。足食得饱。

3.剩下;剩余。

4.剩下的,多余的。

5.残留的;遗留的。

6.次要的。

遗风余象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