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āocánghuòxīn

包藏祸心

拼音bāocánghuòxīn

繁体包藏禍心

用法"作谓语、宾语;形容外表不露声色暗中害人"

近义词苞藏祸心居心叵测图谋不轨包藏奸心别有用心佛口蛇心

反义词菩萨心肠碧血丹心

包藏祸心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包藏祸心”由“包藏”和“祸心”两个部分组成。字面意思是“包藏”指隐藏、掩盖;“祸心”指心中怀有恶意或祸害的心思。整体而言,该成语形容一个人心中潜藏着坏心思或阴谋,表面上看似平静或友好,实际上却暗藏祸害。

成语来源

“包藏祸心”最早出现在《史记》中,原文为“包藏祸心,窃取权位”。成语的历史背景与古代社会政治斗争密切相关,许多历史人物为了个人利益而阴险地策划阴谋,导致众多悲剧的发生,这个成语正是对这些行为的总结与警示。

使用场景

“包藏祸心”常用于描述某人表面友好,但内心却怀有恶意的情形。在文学作品中,常被用来描绘人物性格;在日常对话中,当有人对他人的行为表示怀疑时,也会使用这个成语。在演讲中,提及此成语可以用来警示听众提防身边的“隐患”。

示例句子

  1. 他虽然对我笑脸相迎,但我始终觉得他包藏祸心,不能完全信任他。
  2. 在职场中,有些同事表面亲切,实际上却包藏祸心,暗中竞争。
  3. 这个故事讲述了一个表面和善的人,实际上包藏祸心,导致了整个村庄的悲剧。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 同义成语:阴险狡诈、暗藏祸心、心怀鬼胎。这些成语均表达了类似的恶意和阴险的含义。
  • 反义成语:心地善良、毫无恶意、真心实意。与“包藏祸心”相反,强调人的善良与真诚。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传统文化中,阴谋与权力斗争的故事屡见不鲜,像《三国演义》《红楼梦》等经典文学作品中都多次提及此类情节。现代社会,尽管人们更倾向于表达善意和友好,但“包藏祸心”的成语依然适用于描述政治、商业等领域中的潜在威胁。

情感与联想

“包藏祸心”给人一种警惕和不安的感觉。它提醒我们在与人交往时需要保持警觉,避免被表象迷惑。这种情感反应有助于增强我们的判断力和洞察力。

个人应用

在我的生活中,曾经遇到一位同事,他在表面上热情友好,但实际上却在背后给我制造了很多麻烦。后来我意识到他包藏祸心,这使我在工作中变得更加谨慎和警惕。

创造性使用

在某个故事中,可以写道: “在那座阴暗的城堡里,似乎每个人的笑容都包藏着祸心。主人公小心翼翼地穿梭在其中,心中暗自警惕,生怕被暗藏的阴谋所吞噬。”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to have an ulterior motive”与“包藏祸心”有相似的含义,都是指一个人表面上的动机与真实意图不相符。在西方文化中,类似的表达常常用于商业和政治场合,强调对他人动机的不信任。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包藏祸心”的学*,我意识到在语言表达中,准确的成语使用可以增强沟通的效果,传达更丰富的情感与含义。这个成语提醒我在与人交往时保持警惕,同时也让我反思自身的言行,力求做到真诚与善良。

来源:小国无罪,恃实其罪;将恃大国之安靖已,而无乃包藏祸心以图之。

来源:-- 《左传·昭公元年》

引证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獗,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不可胜数。曹操比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后汉书·班超传》:“超问其状,相者指曰:‘生燕颔虎颈,飞而食肉,此万里侯相也。’超闻之,叹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其后行诣相者,相者复曰:‘君侯尊贵,当封侯万里之外。’超乃笑而不应。”

《汉书·高帝纪》:“高祖常繇咸阳,纵观,观秦皇帝,喟然太息曰:‘嗟乎,大丈夫当如此也!’项羽见秦皇帝,曰:‘彼可取而代也。’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及壮,试为吏,为泗水亭长,廷中吏无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从王媪、武负贳酒,醉卧,武负、王媪见其上常有龙,怪之。高祖每酤留饮,酒雠数倍。及见怪,岁竟,此两家常折券弃责。”

《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阕,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

《左传·僖公二十四年》:“晋侯将伐郑,郑人惧,乃使烛之武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故事春秋时期郑国王穆公的孙子公孙段想把女儿嫁给楚国高官公子围,以达到联盟的目的。在迎亲的时候,公子围带很多人马到郑国都城外,让郑国大夫子产识破其中的诡计,用计迫使公子围单独进都城迎娶,让郑国避免亡国

例句初与我为客侣,不意~,隐我血赀,悍不还,今愿得而甘心,何父之有?

包藏祸心字义分解

折叠展开

读音(cáng,zàng), 艹部,共17画

1.(形声,臧声。本义:把谷物保藏起来)。

2.储积,收藏。

3.隐匿。

1.收藏财物的府库。

2.内脏

3.臟是后起的分别字,以别于“宝藏”的“藏”。

4.佛教或道教的经典的总称。

5.宝藏。

6.藏族 。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分布于西藏和四川、青海、甘肃等省的部分地区。

读音(huò), 礻部,共11画

1.(形声。从示,楇(kuā)声。本义:灾祸,祸患)。

2.同本义。

3.罪。

4.灾荒之处。

5.作祸;加害。

6.遭难;受害。

读音(xīn), 心部,共4画

1.(象形。据甲骨文和小篆,中间像心;外面像心的包络。本义:心脏)。

2.同本义。

3.内心。

4.古代人以心为思维器官,故后沿用为脑的代称。

5.思想。

6.中心,中央。

读音(bāo), 勹部,共5画

1.(会意。小篆字形,外边是“勹”。中间是个“巳”(sì)字,“象子未成形”。“勹”就是“包”的本字。本义:裹)。

2.用纸、布等裹东西。

3.包含,包容。里面含有。

4.包围。四面围住。

5.保证,担保。

6.约定专用。

包藏祸心成语组词

折叠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