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然天成的意思
基本定义
成语“混然天成”由“混然”和“天成”两个部分组成。“混然”意指自然、自然地融为一体;“天成”则表示天生的、自然形成的。整体来看,这个成语的字面意思是指事物自然形成,浑然一体,没有经过人为的雕琢或修饰。基本含义上,强调一种自然的状态和和谐的统一。
成语来源
“混然天成”出自唐代文学家王勃的《滕王阁序》,其中有“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描写,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尽管成语本身并不直接出现在原文中,但反映了王勃对于自然景象的赞美和对自然状态的向往。
使用场景
“混然天成”可以用于多种场合:
- 文学作品:常用于形容自然景观的和谐美,或者艺术作品的天成之美。
- 日常对话:描述某种事物的自然状态,比如一幅画作、一首乐曲或一个人天赋的体现。
- 演讲:可以用来强调事物的自然魅力或原生态的价值。
示例句子
- 这幅山水画笔触流畅,色彩自然,真是混然天成。
- 他的音乐作品没有过多的修饰,听起来混然天成,令人感动。
- 这片森林中的景色如同混然天成,完全没有人工干预的痕迹。
同义成语与反义成语
同义成语:
- “天造地设”:表示自然形成,天生地成。
- “天然去雕饰”:形容事物自然状态的美,不需要人为的装饰。
反义成语:
- “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强调在外力作用下,事物被随意操控。
- “精雕细琢”:形容经过细致的加工与打磨,人工雕刻的作品。
文化与社会背景
在**文化中,自然与和谐是重要的价值观。成语“混然天成”体现了人们对自然状态的崇尚和欣赏,反映了道家思想中“道法自然”的理念。在现代社会,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这一成语的适用性也愈发显著,强调了保护自然和尊重自然的必要性。
情感与联想
“混然天成”给人的情感反应是宁静与和谐。它让我联想到大自然的美丽场景、艺术作品的纯粹之美,以及人在自然中所感受到的那种放松与舒适。这种自然的状态往往激发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艺术的追求。
个人应用
在一次徒步旅行中,我站在一片原始森林前,被那种混然天成的景象深深吸引。树木、溪流、山石和谐共处,仿佛一幅完美的画卷。那一刻,我想到了“混然天成”,并用它来形容我眼前的美景,感受到自然之美的力量。
创造性使用
在一首小诗中,我尝试使用“混然天成”:
山水相依,云雾缭绕,
花鸟齐鸣,心随意走。
混然天成,世外桃源,
此景此情,愿常相伴。
跨文化比较
在英语中,“自然之美”可以用“natural beauty”来表达,虽然在使用上有些许不同,但两者均强调事物的自然状态和内在的和谐美。其他文化中,如日本的“侘寂”理念,也强调自然之美与不完美的和谐。这些表达都体现了对自然状态的欣赏。
反思与总结
通过对“混然天成”的学与分析,我认识到这一成语不仅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生活中自然状态的追求。在语言学与表达中,理解成语的深层含义能够丰富我们的表达方式,使我们更好地传达情感与思想。
来源:《胡笳十八拍》混然天成,绝无痕迹,如蔡文姬肝肺间流出。
来源:--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余家藏山谷八大字云:‘作德日休,为善最乐。’摘经史语,混然天成,可置座右。”宋·严羽《沧浪诗话·诗评》
引证:
《宋史·文苑传序》:“混然天成,自成一家。”
《艺概·诗概》:“混然天成,不事修饰。”
《诗品·序》:“混然天成,自然之音。”
《文心雕龙·神思》:“混然天成,不假雕琢。”
《庄子·大宗师》:“混然天成,无有间也。”
混然天成字义分解
然
1.(会意兼形声。下形,上声。四点是火的变形。声符读yàn,是狗肉的意思,下面加火以烤狗肉。本义:燃烧)。
2.同本义。“然”是“燃”的本字。
3.俗字作“燃”。
4.明白。
5.耀;照耀。
6.以为…对;同意。
混
1.(形声。从水,昆声。本义:水势盛大)。
2.同本义。
3.浑浊,水多泥多杂质而不清澈。
4.全部。同“浑”。
5.整个。同“浑”。
1.混同,混合搀杂。
成
1.(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即“杵”)。“斧”、“杵”具备就可以做成事情。本义:完成,成就)。
2.同本义。
3.变成;成为。
4.形成。
5.事物生长到一定的状态;长成。
6.树立。
天
1.(会意。甲骨文字形。下面是个正面的人形(大),上面指出是人头,小篆变成一横。本义:人的头顶)。
2.同本义。
3.古代的墨刑。在额头上刺字的刑罚。
4.《其人天且劓。——《易·睽卦》。虞注:“黥额为天。”。
5.天空。
6.天帝,上天。古人以天为万物主宰者。